麦肯锡报告:传统车企正面临出行的数字化颠覆

毫无疑问,汽车产业正在面临颠覆。消费者行为上的巨大变化正在改变汽车行业的现状,尤其是因为人们更加注重了所有的车内体验,而不单单只是驾驶体验。确切地说,主机厂和主要的供应商们必须要改变他们的产品,甚至包括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组织架构,才能在这个新时期继续生存发展。

汽车行业面临的改变同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机遇,当我们期待整个行业的规模从今天的 3.5 万亿美元在 2030 年可以增长到 6.6 万亿美元的时候,传统技术业和商业却面临着从今天 98% 的市场占有率跌倒 2030 年的 50%,行业的增长将会由自动驾驶、车联网、电气化、共享出行这些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发展所引领。而传统汽车行业的玩家们则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 在整个系统中拥有关键控制点

2. 对于收入和成本精通数据的货币化

3. 实行灵活的双速研发

4. 全面采用工业 4.0 技术

快速转变的局面

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目前处在历史上的最高峰。确实,主机厂的核心营收在 2016 年达到了 1254 亿美元,整个行业也有 7% 的营收增长。然而,整个行业都很大程度依赖两个市场,有四分之三的利润都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北美市场。许多行业内人士不禁会问,汽车行业到巅峰了吗?

个人出行在过去的 130 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在利用率、效率和安全层面上更是如此。

而且,传统的竞争规则也正在飞速改变,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的投资都突显了汽车人对于挖掘未来汽车潜力和能力的渴望。在过去 5 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重磅投资都发生在 4 个新兴的技术驱动的趋势中,分别为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电气化和更近期的共享出行。从 2010 年开始,这 4 个领域内收到了已经披露的 1110 亿美元的外部投资。

而科技公司则远远领先于传统的主机厂。仅仅在过去的 3 年里,排在前 4 名的主机厂在上述 4 个领域中完成了 25 笔交易,但完成交易最多的两家科技公司就已经完成了 170 笔,同样主要关注在创造未来汽车的能力上。因此,在如今这样一个越来越拥挤且节奏更快的市场下,传统车企要想要继续保持竞争力则必须从根本上重塑自己的产品、供应以及商业模式。

二十年前,汽车的杀手级应用,也就是决定买车行为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驾驶体验。而在今天,这个因素变成了所谓的 " 车内体验 " ——对于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电气化、共享化的需求,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互联泊车服务、OTA 升级、召回检查、网络安全、定向广告投放等等。

在麦肯锡关于未来出行的调查中,86% 的消费者愿意换成具有某一种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而在另一个关于互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调查中,37%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因为旗下某一款车可以同时拥有对应用、数据和媒体等功能,从而更换自己的汽车品牌。

而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车内体验,汽车行业需要将产品的关注点由原来的硬件驱动转为软件驱动,软件层面的角色正在逐渐增加,而且在未来将会更加急剧地增长。麦肯锡预测,软件内容将在 2030 年的时候在车辆中占到 30% 的比例,比目前的 10% 大幅提高。

未来的个人出行情景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转变,更加倾向于颠覆性科技和其创新商业模式。麦肯锡预测,整个汽车行业 2030 年预期的 6.6 万亿美元的收益将有 50% 来自于颠覆性科技或商业模式,相比今天是指数型增长。我们的确预计行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此,而传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贡献只会与现在整体持平。所以,面对这个即将发生的变化,主机厂需要从研发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全面进化来保持竞争力。

这些新兴趋势将会结合最新的技术,并正在逐渐改变消费者偏好,新入场的竞争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和汽车之间的关系。面对新兴趋势的颠覆,也就到了之前上面提到的 4 个必要的改变。

在整个系统中拥有关键的控制点

除了科技,就如同其他形式的颠覆一样,我们期待着汽车行业不同细分市场、不同车企之间的利润可以重新分配。从历史来看,每当有颠覆性的角色进入,最高的利润趋于流向拥有关键控制点的人。所以,汽车行业里的人需要占据一个有力的制高点,在产业链中把握住消费者最关心的元素和在产品、服务上拥有最有力的影响,拿到关键控制点。

首先,面对飞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动态,车企必须根据几个不同方面的因素,比如利润区间、需要的竞争力、创造可持续性优势的能力,找到并评估可以辨认出最有吸引力的功能(驾驶辅助功能、动力总成、信息娱乐系统、底盘或车内互联功能等)的方案。而一旦确定了车上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功能的优先级,接下来则需要确定每一层级下最优的 " 访问模型 ",云技术应用、UI、中间设备和服务、操作系统、视觉化、硬件等。

比如说,在信息娱乐系统中,UI 和云内容会对用户体验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就会成为信息娱乐系统的关键控制点。再比如,在驾驶辅助系统中,高精度地图需要用到的云内容、驾驶过程中的算法、对于位置的精准感知和驾驶体验需要的硬件传感设备,这些同样也是驾驶辅助系统的关键控制点。

对于收入和成本精通数据的货币化

汽车行业正在见证大数据的飞速增长,在车上产生和收集来的数据,不仅仅是数量也同样在多样性上都史无前例。今天,汽车每天就可以产生 25G 的数据,主要是来自内部车联网和 ECU,而未来的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记录一切可以记录的东西,英特尔预计到时候每天将会产生 4000G 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会被应用到很广的范围,相当于是汽车行业最新的潜在价值资源。总体来说,这些由数据产生的货币化机会可以在 2030 年产生相当于 7500 亿美元的价值。

这些对于车企的机会将会来自对于大数据的变现,同时包括 B2B 和 B2C。汽车数据可以被用来产生定向付费内容或广告,比如说地图中的 POI。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被通过电脑编队行驶,仅仅通过红灯前的提前判断和滑行就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3-5%。而对消费者来说,便利性是最重要的,自动搜索、礼宾服务、预订服务、泊车支付等等都是对于消费者相关的变现机会。

想要同时抓住 B2B 和 B2C 的机会,车企们需要辨别究竟哪些模型和方案更加与自己的优势相匹配,同时还需要攻克其他关于数据所有权、使用案例、跨功能执行、定价模型、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关键的问题。

实行灵活的双速研发

历史上,车企的研发部门使用的是一套线性的、硬件驱动的方法。而随着软件内容的逐渐增加,这种方式也将面临改变。同时,人才的使用也将是一个挑战,因为到 2030 年的时候,汽车行业所需要的软件工程师将会是现在的 3 倍。

想要在软件层面可信又可靠,车企需要采取一套更加灵活的软件开发流程,就像那些科技公司一样。更灵活的软件研发意味着研发周期可以由传统的 50-60 个月大幅减少到 6-24 个月。同时也可以更清楚地区分刚发布的功能,和 OTA 或其他方法升级之后的功能的不同。更明显的区分和更强的灵活性可以将软件面临发布平静的风险最小化,并可能获得更灵活的用户体现。

不过尽管更加灵活的方法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但却也会产生与传统硬件驱动的研发模型的矛盾。由于根深蒂固的显著不同,车企们需要准备并采取所谓的 " 双速研发 " 策略,同时保持硬件驱动和软件驱动这两种非常不同但却又联系紧密的研发线。

想要吸引软件开发人才,车企需要采用一个类似创业公司的雇佣方法。车企更需要重视对人才的观察,让软件经理而不是人力资源去招聘,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地点也应该同科技公司相比更有吸引力。

最后,车企们也不要忘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这可以确保有限且宝贵的软件开发时间可以用在最重要和专业的价值上。这可以让软件内容发展的潜力再增加 30-50%。

全面采用工业 4.0 技术

汽车行业同样需要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来维持和发展生产、质量、操作的灵活性。汽车工业已经展示过像精益生产(Lean)和六西格玛(Six Sigma)这些技术带给我们的影响,但工业 4.0 技术可以将生产力继续提高 20%,不仅仅是通过工厂内、还有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这些机遇并不只是假设的,它们现在已经开始被应用,而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资本支出。

举个例子,曾今有某家主机厂发现在用了工业 4.0 技术之后,使一条原本以为已经最优化的成熟生产线又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通过将更先进的分析和自动化串联质量管理应用到机器上,生产效率提高了 30%、废弃率降低了 80%、时间缩短了 50%。他们装配了电脑数控机器来生产曲轴,并使用了物联网传感器获取和监控其性能数据,并开发了一套算法来实时分析数据,从而优化工具的位置来增加生产量。

当然,目前仍然有许多公司还在努力将概念验证转化为显著的根本上的效果。麦肯锡的调查结果认为全面获得工业 4.0 的效果需要 4 个步骤。

第一,方法,对准那些决定性因素,而不是渐进式改进。

第二,目标,专注在根本性改变,专注于减少工作量而不是使其更有效。。

第三,心态,像科技企业一样思考,而不是汽车巨头。

第四,执行,更灵活地向数字化转型,而不是死板地遵循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