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聋哑摄影师赵鹏摄出“多彩人生”

4岁时的一次医疗意外,让他从此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身为聋哑人,他无法听到周围的声音,也无法向人们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并没有向不幸低头。他16岁时就学会了打工挣钱养活自己,22岁时迷上了摄影,从此,他学会了用无声镜头记录有声世界。经过多年潜心研学,他的摄影技术日益精湛,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屡获大奖。近日,他还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自强之星”。他——就是渠县宝城镇的赵鹏。

12月5日,达州新报记者采访了今年53岁的赵鹏,从他父亲、妻子和女儿等亲人口中,了解了他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

4岁时因意外成了聋哑人

赵鹏的父亲赵宗祥今年已经83岁。他告诉记者,赵鹏从小就招人喜爱,生得俊俏又很聪明,虽然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但他和妻子一直都很疼爱赵鹏。然而不幸的是,在赵鹏4岁时,发生了意外。

有一天,赵鹏患麻疹发高烧,他将赵鹏送到医院治疗。可回家后,他就发现喊叫赵鹏时没有反应,这才发现儿子的听力出了问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和妻子赶忙带着赵鹏去重庆的一家大医院检查,竟被告知是因为过量注射链霉素导致的听觉、声带重度损伤。着急的他们又连忙带着赵鹏去其他大医院检查,但经过反复测试,发现赵鹏听力、音带都失去了功能。“我们能用的法子都用了,中医、西医都试过,甚至想过全家人到北京去打工给他治病。但是,还是治不好了。”赵宗祥说。

从此,赵鹏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无法向外界表达他的想法。但赵宗祥和妻子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就这样过完余生。“我和他妈都是老师,我们教得了其他孩子,就能教好自己的儿子。”赵忠祥说,虽然赵鹏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走进学校读书,只要一下班回到家里,他和妻子就轮流开始教赵鹏读书和写字。“我们在桌子上贴个‘桌’字,在椅子上贴个‘椅’字,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地教他写字和识别身边的事物。”

16岁就可以挣钱养活自己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虽然学习的方式很笨拙,但赵鹏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他总是能很快的理解父母的意思,学着父母的样子做家务,当父母给姐姐和弟弟辅导功课时,他就蹲在一边看。两年时间下来,他认识了400多个名词和常用字,并可以书写。四年过后,就能认识3000多个常用字,还会组词,基本上达到小学文化水平。从此,他开始用笔与外界交流。此外,他在家里还有一套不规范的家庭式手语,只要用手比划或变化口形,双方就能达到对话的目的。

在赵宗祥和妻子的精心教育下,赵鹏逐渐长大了。他的独立能力很强,家务事基本都会做。16岁时,他看到别人上山采药材卖,也跟着去挖药材卖钱,一天能挣20多元。看到别人编筲箕、背篼等竹工艺品卖,他也学着编织然后到市场上去卖。赵宗祥说,赵鹏从不给他们拖后腿,尤其是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是让他和妻子最欣慰的一件事。但有些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说,“我们想给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别人一看到他是聋哑人,都拒之门外。”

1985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刚满20岁的赵鹏被安排到渠县拱市乡中心校当炊事员。炊事员的工作是一个早起晚睡的艰辛职业,300多学生的吃喝全由他承担,但他毫无怨言。由于他虚心学习,第二年便被评为“中式烹调师”。

21岁时迷上了摄影

1986年8月的一天,有一个照相的师傅到学校为6个毕业班的学生照毕业照。半天下来,照相的师傅就收入了1500多元。看到此,赵鹏心里十分羡慕并暗想,要是他也能照相该有多好?

赵宗祥当然不支持赵鹏学摄影,因为当时赵鹏的女儿赵丹出生刚满一年时间,他应该安安稳稳的上班让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赵鹏的妻子肖燕虽然也有些不情愿,但他们终究拗不过赵鹏的一再要求,让他用150元钱买了一部华蓥牌照相机和5个彩色胶卷。

按照售货员给赵鹏画好的拍摄程序,他开始拍静物、拍孩子,一个胶卷拍下来,拿去冲洗时,才发现不是曝光不准、角度不对,就是画面不清晰。赵鹏急忙拿着这些照片到商店与售货员大“闹”了一通,并要求退货。弄得售货员非常恼火,后悔把相机卖给一位聋哑人。因为常人都知道,摄影技术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无奈之下,售货员只好到书店为他买了一本《摄影指南》,然后示意他按说明书和《摄影指南》上的知识去拍摄。

本以为赵鹏只是闹着玩玩,没想到他的兴趣越来越浓。肖燕说,赵鹏后来又买了5个彩卷,回家后潜心钻研摄影技术,又为邻家小孩和学校学生免费照相。5个胶卷用完了,又买10个、20个胶卷,半年下来,不知买了多少胶卷,家里的钱基本都被他拿来用在了学习摄影上。

无声镜头拍出有声世界

突然有一天,赵鹏拿着一组黑白照片递给肖燕。“那组照片很专业,怎么也想不到是他拍出来的。”欣喜若狂的肖燕为赵鹏的进步和努力感动,她不再反对他学习摄影。相反,她开始支持他。

此后,成都便成了赵鹏常去的地方。去找老师专业系统地学习拍照技术,拍婚纱照、写真、儿童照等各种风格他都尝试。但只是单纯学好拍照还不行,后期修图也是一门必修课。不会使用电脑的赵鹏连软件也不知道怎么打开,他的方法是,采取一些画表格、画箭头等之类的笨方法去强化记忆。

赵鹏的心愿是在镇上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照相馆。后来,他的心愿实现了,并且生意非常好,第一个月就收入了2000多元。从此,照相机成了赵鹏每天形影不离的伙伴。赵鹏的女儿赵丹告诉记者,自打她记事以来,她的父亲就是一个疯狂的“摄影迷”,家里的照相机几乎每隔两年就会增加一个。“即便是现在,他仍旧像当年一样,每天清晨醒来就带着干粮背着照相机出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年年如此。”赵丹说。

经过多年的积累,赵鹏的摄影技术日益精湛,他靠照相养活了家人,也用无声镜头拍出了自己的有声世界。近10年来,他多次出席省、市、县残疾人代表大会,被推选为县残联第二届、第三届主席团委员。2002年至2004年间,他先后五次参加了省、市、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过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摄影作品《渠县夜景》、《山乡牧歌》分别获得二等奖。

2003年2月,他作为渠县惟一的选手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奖;2008年,第13届国际残奥会在北京举行,他拍摄的十余件作品参加了与此同时举行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第四届“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全国摄影展,并最终有2件作品《自信》、《放飞希望》入围。今年11月30日,他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自强之星”。在场的观众,无不被他的故事感动落泪。

(张文妮 达州新报记者 陈纬 实习记者 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