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出行的“坑”靠什么填平

春节马上就要到来,很多人要租车回家、旅游,江苏省消保委1月17日发布《江苏省租车市场体验式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租车过程中各类“坑”防不胜防,预约提车和行程结束服务满意度偏低。(1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日前,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3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3.97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1.26%。与之对应的是,截至到2019年底,私家车保有量达2.07亿辆,单纯从私家小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仍有将近一半汽车驾驶员没有车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自驾出行习惯的养成等因素叠加,租车出行回家、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节假日期间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现象。

然而,租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伴生。正如江苏省消保委此次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租车过程中各类“坑”防不胜防,主要集中在:租车信息不够透明,安全保障不到位,如预约车型和所提车型不一致、无法使用信用免押服务、交付车辆时未进行全方位检查、合同内容不规范、普遍将非营运车辆用于出租;车辆行驶状况堪忧,超过五成消费者表示所租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事后多收费,投诉难解决……这些“坑”,消费者有时很难辨别,一旦中招,不仅会使得经济利益受损,更有可能带来人身伤害。

租车出行的“坑”,为何难“填平”?答案并不难找。一方面,法律依据不足,国家尚未出台汽车租赁的法律法规,尽管相关部门出台过指导意见,但在实际应用中,“指导意见”很难作为执法的依据使用。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不力,目前开办汽车租赁公司,多数地方仅需办理工商证,对于经营范围、车辆标准、人员资质、违法处罚等方面规定都十分模糊,再加上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这也是导致汽车租赁行业“坑多多”的重要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如此大的市场规模,不能再漠视“劣币驱逐良币”了。面对租车出行的各类“坑”,一方面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业公司的经营资质、租赁纠纷的民事刑事责任予以明确。尤其要明确监管的主责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机制,做到既要敢管、愿管,也要会管、善管,维护市场公平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引导行业自律,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促进汽车租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坚持诚信租车、合法合规使用,不能因为发生事故一走了之,导致经营商的利益受损。同时,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

(责任编辑:年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