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ba25ae6-2132-4568-8acb-32f34f95314d\"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82\"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上周,我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组织的运动会,没想到目睹了一场\u003Cstrong\u003E“战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情是这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运动会由很多游戏环节组成,在游戏中获胜的小朋友会得到奖品,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其中一个游戏是“抢椅子”,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绕着椅子转圈,音乐停的时候,需要迅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椅子并坐下。椅子的数量是少于小朋友人数的,所以,总会有没有坐到椅子的小朋友被\u003Cstrong\u003E淘汰\u003C\u002Fstrong\u003E。淘汰进入第三轮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坐向了同一个椅子,只是一个坐了大半,另一个坐了小半的,由于坐不稳,自己滑坐到了地上,被宣布淘汰。这个小朋友听说他被淘汰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生气地看向和她\u003Cstrong\u003E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的小朋友,抓起她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下去!大家赶紧上前分开两个小朋友,哭嚎声、劝阻声,现场一片混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这种情况,旁边的家长议论纷纷,觉得现在的孩子\u003Cstrong\u003E太玻璃心了,一点都输不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个家长无奈地说,孩子在家吃饭都要当第一名,如果谁比他先吃完,他就要闹,有一次还说:“我决定了,吃得慢的人才是第一名,\u003Cstrong\u003E我就要当第一名\u003C\u002Fstrong\u003E!”,胡搅蛮缠,让全家人哭笑不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孩子这种“\u003Cstrong\u003E输不起\u003C\u002Fstrong\u003E”的行为,\u003Cstrong\u003E正是由于他太想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2494197b8554dd5b28115aebccca6ef\" img_width=\"479\" img_height=\"215\"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孩子输不起,是因为他太想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有竞争才有输赢,孩子\u003Cstrong\u003E输不起的背后,是家长对“竞争”的误解和错误引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到底什么是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u003Cstrong\u003E,是一种对抗性行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存的竞争史,遵循的是“\u003Cstrong\u003E物竞天择,适者生存”\u003C\u002Fstrong\u003E的丛林法则,可以说,竞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但竞争其实是个中性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它既可以是促使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性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心理学家特里普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实验者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骑自行车。\u003C\u002Fp\u003E\u003Cpre\u003E第一种情况,实验者单独骑行。\u003Cbr\u003E第二种情况,实验者在别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骑车。\u003Cbr\u003E第三种情况,实验者与其他人一起骑行。\u003Cbr\u003E三种情况下,实验者骑行的时速分别是:25公里/小时、31公里/小时、32.5公里/小时\u003Cbr\u003E\u003C\u002Fpre\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79793bf5-906a-4e8c-98b2-a63e0a0e14c6\"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1\"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社会促进:他人在场造成行为效率提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同一个实验者,在不同的条件下骑行,速度差异却如此之大,正是由于他的竞争心理被充分释放,\u003Cstrong\u003E这种他人在场而造成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也可以是使人变得自私、狭隘、嫉妒、退缩的恶性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企业管理中,有一个\u003Cstrong\u003E螃蟹效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re\u003E使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时,如果只装一只,它很容易就会爬出来,解决的方法就是多装几只。在有两只或两只以上螃蟹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只螃蟹爬到篓口,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大钳子抓住它,把它往下拖,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向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没有一只螃蟹能够成功。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它们只顾着自己在竞争中获胜, 相互扯后腿。\u003Cbr\u003E\u003C\u002Fpr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竞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复杂而微妙,要想把控这种变化,需要对竞争有充分的认识。\u003C\u002Fstrong\u003E很多家长,正是由于对竞争的认识过于片面、主观,让孩子踩了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家长对竞争的误解有哪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过早培养竞争意识\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很多家长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各种课外辅导班、强化班屡禁不止,给孩子的减负计划,越减越重,正是基于家长们越来越提前的竞争心理。前段时间很火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香港妈妈Irene更是喊出了“赢在子宫里”的口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52863b6240949968da7427309529af3\"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57\"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香港妈妈Irene想让孩子“赢在子宫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起跑线越提前,孩子就越可能成为人生赢家吗?当然不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纪录片中,一位过关斩将,最终考入名校的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现状:本应该是热血沸腾的大好年纪,他却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那种累,是一种心态上的厌倦。他形容自己所受的教育,是\u003Cstrong\u003E用短跑的方法,去跑马拉松,可能跑到中段,已经累死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从小让孩子和别人较劲,有意无意地灌输弱肉强食的概念,后果有三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打击孩子的自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童年并不是培养竞争意识的阶段。\u003C\u002Fstrong\u003E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力。\u003Cstrong\u003E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竞争力的时候,强迫孩子去竞争,不仅会浪费孩子本来拥有的潜力,也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长一味地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并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会自暴自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让孩子“怕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早强调竞争意识,会让孩子只注重结果,\u003Cstrong\u003E强烈想赢的需求背后其实是内心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u003C\u002Fstrong\u003E。孩子\u003Cstrong\u003E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就成了成功的奴隶,害怕失败让他们畏手畏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著名作家Elizabeth Gilbert写出了超级畅销书《一辈子做女孩》,但这本书却成了她继续成功的障碍,因为她会担心自己无法重现往日辉煌,而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赢”没有把握,就宁愿不去尝试,很多孩子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就是这样被破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损坏孩子的竞争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过度的竞争意识会损害竞争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是因为当孩子沉浸在竞争意识中,就会只注重结果\u003C\u002Fstrong\u003E,盯着对方的的优缺点,力求一举战胜对方,\u003Cstrong\u003E却忽略了竞争过程中,那些能让他得更优秀、更发散、深入的思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高二的孩子,总是失眠,成绩也下滑得厉害。妈妈为了找原因,翻看了他的日记,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孩子原来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结果高二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个转学生,从小学奥数,数学特别好,抢了他第一名的宝座,因此孩子这半年的日记中,都在想着如何“灭”掉对方。孩子的心思全都用在盯着“竞争对手”,完全忽略了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是因为用竞争意识来推动孩子向前,是一种短期且不可持续的行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发现,当儿童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工作”,会获得巨大的内在成就感,这就是促使孩子前进的内在动力,而由奖励与惩罚、竞争产生的动力就是外部动力。外部动力很快就会消退,只有内部动力才是持久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3ccebf8-a408-4653-acc4-bbdb12f5b5e0\"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36\"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孩子沉浸在“工作”中,会获得巨大的内在成就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家长应该在不打扰孩子自我发展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才是发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塑造未来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尹建莉老师说:“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能胜出,过早地强调竞争意识反而会危害孩子的发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强化竞争意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过分强调竞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有些家长认为,认为人生就是赛场,处处需要竞争,因此,他们经常这样激励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re\u003E“你看贝贝的英语,说得多好,咱们也要抓紧练习!”\u003Cbr\u003E“这次考试,你如果拿了第一名,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乐园玩!“\u003Cbr\u003E“我们来比赛,看谁第一个吃完饭!”\u003Cbr\u003E\u003C\u002Fpr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但人生不是比赛,无需时刻比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吃饭很快但是撒了一地的孩子,和一个吃饭慢但是细嚼慢咽,吃得很干净的孩子,该怎么进行比较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爱看书的孩子认真看书学到的知识,和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模型搭建学到的能力,也是无法量化比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儿童心理学博士陈忻说\u003Cstrong\u003E:“毋庸置疑,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全球竞争的社会,我们当然要让孩子做好竞争的准备。但是怎么让孩子做好准备呢?首先父母要做到一点,淡化不必要的比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一张弓一样,拉太满会把弦绷断,只有张弛有度,才能射得更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学教授约翰·陶尔说:“\u003Cstrong\u003E消除竞争,是不现实的。\u003C\u002Fstrong\u003E不是每个想成为医生的人都可以成为医生,不是每个喜欢唱歌的人都能成为歌星,你无法远离竞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无法脱离真实社会,家长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构建孩子的竞争力系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2773f0f3524c31b9d2dface0b31cf1\" img_width=\"558\" img_height=\"264\"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构建孩子的竞争力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1、关注过程,而非结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引导孩子关注事情本身,注重过程,而不是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要把眼光放长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爸爸给婷婷报了芭迪熊英语启蒙课,但婷婷在课上的表现并不好。老师规定,在课堂上每主动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就得到一颗小红星,小红星最多的小朋友是本节课的冠军,可以拿到奖品,婷婷一次都没有拿过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爸爸并没有急着要求婷婷去举手争当第一,他告诉婷婷:“英语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可以带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带着婷婷听英语儿歌,看英语动画片《字母工厂》,26个字母的故事逗得婷婷哈哈大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婷婷的关注点放在了英语学习本身上,她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不断地吸收,进步,不用爸爸催促,自己就主动愿意回答问题了,不但得了小红星,在期末的测评中,还被评为“英语小明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把“赢”作为唯一目标,只有关注过程,才能真正拿到结果\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关注过程,是打造孩子竞争力系统的前提条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2、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有些家长可能会问,鼓励孩子竞争,对孩子进行比较,其实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目标和榜样,难道不是一个好事情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这样的“比较”,有一个后果,就是当他超越了竞争对手,或者达到了既定目标以后,他可能就会懈怠,不愿意再努力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当孩子面临的挑战非常困难,想要放弃时,自己和自己的比较可以让他看到进步,增强信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虽然我们还没有完成挑战,但是你一直在进步,你看,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做得更好,所以,困难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e8882175-cfcb-4b76-b90f-d3e4900d1e01\" img_width=\"682\" img_height=\"1023\"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面对困难,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当孩子已经成为胜者时,自己和自己比较,可以让他拥有更广阔的视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陈忻博士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大儿子,学业很突出,她有时候会担心孩子沾沾自喜,不好好学习。在一次聊天中,陈忻让孩子用“非常好、好、不错、差、很差”来评价自己,结果孩子说:“我觉得我的数学不错”。她问孩子,为什么没有用“非常好”,因为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第一名。孩子说:“你看,可汗学院里有这么多技能,我现在只会一点点,要学的东西太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自己和自己比较,是相信自己的潜力和可塑性,发现自己可提高的空间,并努力去提高,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打造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打造孩子竞争力系统的基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3、从竞争中学会合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竞争是本能,合作是天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约翰·陶尔博士用 五年时间,通过一系列研究,观察年龄为9-14岁的孩子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投篮的表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re\u003E第一种情况:一名球员对抗另一名球员(直接竞争);\u003Cbr\u003E第二种情况:两名球员一起合作得到综合最高分(合作);\u003Cbr\u003E第三种情况:两名球员联手对抗另一对球员(合作结合竞争)。\u003Cbr\u003E\u003C\u002Fpre\u003E\u003Cp\u003E最后他得出结论:\u003Cstrong\u003E合作与竞争的结合导致了更高的满意度,通常得分也更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陶尔博士说:“孩子们喜欢竞争和合作相结合。从中获得的享受得到显著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合作中抱团成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学会共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有这样一场辩论赛,题目是:“曹操和刘备谁更适合现代职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方熟读三国,细数曹操各项超高的个人能力,认为以一代枭雄的领袖才能,在现代职场必然可以呼风唤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反方的一句“曹操“宁让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单边思维,在现代职场的“\u003Cstrong\u003E共赢时代\u003C\u002Fstrong\u003E”难以生存”,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竞争不可避免,但\u003Cstrong\u003E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丛林法则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追求共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竞争中追求共赢,是打造孩子竞争力系统的核心目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参加团体类体育运动是让孩子学会合作共赢的一种有效途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足球运动,要赢得比赛,需要进球,但双方的人数是11:11,因此进球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各个位置的队员必须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个球可能需要在场上来回传很多次,才能找到进球的机会,一举拿下。最后进球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认为功劳只是进球的球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真正明白,合作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赢得比赛,这就是共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孩子通过一场场的比赛,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u003Cstrong\u003E“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乃成功之母”,\u003C\u002Fstrong\u003E变得更加豁达和坚韧。\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03f2e2752d240a295d576c078a50cf1\" img_width=\"487\" img_height=\"414\" alt=\"还在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你培养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玻璃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告诉孩子人生有输有赢,坦然接受每一种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看到孩子每一个“输不起”的行为背后,想要找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陪着孩子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竞争力系统,才是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父母给孩子的“金钟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