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培养这4种思维

"\u003C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毋庸置疑,大数据能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我们需要抓住并充分利用它的强大功能,引领老师们学会从中反思,使教育教学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序地发展,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更多资源和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cfa10541074a3eb2d41ec7f0e2dd7d\"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80\" alt=\"要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培养这4种思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科技,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教学形态自然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无疑给教师的专业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师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引领教师做研究。但怎么做研究,做什么样的研究,才能帮助教师获得适应未来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造力是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师研究需要具有创新的视角和思维。一方面,借力现代技术,使研究真正成为老师所喜欢的、所需求的,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常常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对老师们的思维方式能带来积极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用“互联网思维”引领教师做小问题研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家校合作的小妙招儿、组织教学的有效策略、小组合作过程中的N种方法……教师研究正是从这些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入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教育家的观点认为:\u003Cstrong\u003E未来学校主要由三种元素构成——教师、学生和课程。\u003C\u002Fstrong\u003E其实,老师们通过小问题研究,梳理出来的每一种经验、每一个策略,都是一门课程。用课程的思维来帮助老师开发成果,并及时分享,更能使老师获得研究的乐趣,从而刺激他们在研究的路上走得更远更深。我们帮助老师把经验梳理出来,成为“教师研究成果码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杨老师是“班级文化”项目组的成员,正在研究“班级文化怎么做”。她率先在自己班上尝试。第一阶段完成了,目标园、评价墙、成长的阶梯……班级渐渐发生着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科研处扛着摄相机来了,并开辟了一个栏目,叫“班级文化背后的故事”。走进杨老师的班级,这些版块儿果然是有故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荣耀王者评比墙”,是孩子们想出来的,基于他们最喜欢的玩的一款网络游戏,评价墙做成台阶的形状,每一阶都有一个荣誉称号,并且,台阶是用冰糕棍儿做的,这些冰糕棍儿也是有故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录制课程的时候,先请孩子们讲述做这些文化墙的过程。孩子们分享了许多趣事儿,讲得眉飞色舞,甚至还有点儿兴奋。再请杨老师讲述设计理念。两天后,“班级文化背后的故事”栏目连续推出了关于杨老师班级的四集课程,并做成二维码贴在研究室最显眼的位置。这个班级一下子成了校园小明星,老师和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叫“码课”?这里的“码”指的就是二维码。社会在不断地使用科技创造无数个奇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可以用来扫码支付、扫码识别、扫码出行……我们发现,大家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便捷,工作环境自然而然也也在发生变化——功能强大的台式电脑取代了纸笔,轻巧便携的笔记本取代了台式电脑,而笔记本也正在逐渐缩小,变成随手可用的手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快捷、方便,是高效工作的前提。于是,我们用一部相机,把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策略等录下来,做成3—5分钟的视频,上传到网上,成为教师研究成果微课程,再生成二维码,每天定时发送到学校的微信群里,老师们拿着手机,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随地就可以扫码观看(或聆听)学习,以此不断促进老师们关注小问题,研究小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bf0bdccf1b04ca9903efd4d2cf9c8b4\"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80\" alt=\"要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培养这4种思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用“工具思维”促进教师做策略研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强有力的现代化工具,我们早已告别了“徒手建长城”的方式和思维,好的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数便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仅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也一样。孩子们的学习需要“批注”、“三色笔”、“思维导图”等有用的工具,教师研究也需要有效的思维工具,以此提高研究的效率。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工具能变革老师们的思维方式,以此反作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通过“十字图”寻找背后的原因。\u003C\u002Fstrong\u003E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提出了令他们头痛的问题: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始终不太好。这样的问题每个老师都遇到过,也都困惑过,尤其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遇到问题急于解决,却又效果平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只要引导老师们往下再深入思考一步:孩子不愿意合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定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吗?我们需要找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此时,运用“十字图”这个工具,老师就可以尝试从多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如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252d215c86f4ccca54f6caab8a11d6c\" img_width=\"408\" img_height=\"326\" alt=\"要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培养这4种思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针对孩子不积极参与合作的问题,老师可以从“孩子”“教师”“同伴”以及“家长”等多个维度来找原因,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原来,孩子不积极合作,问题并不只是出在孩子自己身上,可能是由于同伴对他的排斥,也可能是因为老师的某句话或某个举动甚或是课堂环节的设置不当,给这样的孩子带来了阻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十字图,多角度思考问题,打开老师的视角和思路,找到问题真正的症结后,再来想解决的办法就不是难事了。长此以往,老师们就能养成“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寻找背后的原因”这个良好的思维习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通过“策略卡”形成可操作的策略。\u003C\u002Fstrong\u003E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们都有各自处理的经验,然而,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将这些抽象的经验,具化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但如果经验不能具化为策略,就很难传播,也很难沉淀。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策略卡”来帮助老师们梳理策略,如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a0d6d1f90584599bb74770263ece23f\" img_width=\"713\" img_height=\"385\" alt=\"要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培养这4种思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因为策略卡需要老师们填写针对的问题、策略名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这样就使老师们将大脑中抽象的经验变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策略分享会,基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如“孩子合作停留表面,没有互动怎么办?”“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怎么办?”……向老师们征集策略,填写策略卡,上传到网络,大家阅读后通过微信点赞、投票的方式,发现最受欢迎的策略,再推广给更多的同伴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策略卡的使用,一方面使大家的经验共享,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让老师们慢慢形成策略意识,遇到问题不再做无意义的抱怨,而是用策略思维来思考解决的办法。\u003C\u002Fstrong\u003E这样的意识一旦形成,老师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遇到问题,办法只会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工作就越来越轻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用“切片思维”深入进行课堂研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课堂中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的教研活动,可能大家研究“老师怎么教”的比重比较大,关注“老师怎么讲”的过程比较多,所以,观课老师凭一个听课本就能眼观全局,凭一支笔就可以轻松记下教学全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现在,这样的做法已不能满足课堂变革的需求,\u003Cstrong\u003E我们需要将目光聚焦到孩子们中去,了解孩子究竟是怎样学习和合作的;过程是否真实、有效;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课堂的变革必然带来观课研课视角的变化。此时,我们最好带着相机、手机进课堂,围绕研究主题,将课堂上与之相关的内容录下来,再将这些视频剪辑为一个个小片断,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便能将课堂再现,使研究更落地。以一个教研活动为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步:\u003C\u002Fstrong\u003E观看视频(一个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大约3分半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步:\u003C\u002Fstrong\u003E教师发现并交流问题:通过这个视频,你发现孩子们的合作过程存在什么样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三步:\u003C\u002Fstrong\u003E聚焦问题(通过梳理大家的发言,发现孩子们合作中最明显的问题是——不善倾听,导致多次重复发言,合作很低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四步:\u003C\u002Fstrong\u003E合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享各自的经验,以及专家引领等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五步:\u003C\u002Fstrong\u003E观看另一个视频(这次播放的是倾听状态较好的小组在课堂中的合作状态,以此与第一个视频进行对比反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这样,将课堂录下来,切成片,结合教研活动的需求呈现,给老师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和冲击,让教研活动不再“空口无凭”,回放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过程,让研究真正落到实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切片处理过后的视频,同样也可以上传到网上,做成二维码,贴在教研活动室,慢慢形成一面“码墙”,老师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扫码回放,便于反复研究,也可以随时跟孩子们一起看,让孩子们直观地发现他们自己在课堂上的出现问题并作出改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用“大数据思维”推动关于反馈的研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在研发关于测评的技术,通过大数据的力量,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此分析每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性,从而做到因材施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个性化和私人定制。这样的方式,不仅运用于学生的学,更需要运用到老师的研究过程中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最典型的案例是“学生评教”。\u003C\u002Fstrong\u003E每学期快结束时,学校通过网络平台设计一份面向全校孩子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孩子们喜欢的学科、喜欢的老师、对某些教学活动的情况反馈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们在微机课上完成问卷,提交后,软件会自动生成所有数据,包括各类分项数据:喜欢和不喜欢某一学科或老师的孩子有多少;某一教学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收获,存在哪些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拿到数据后,老师们会分年级组织一场研究活动,针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并思考原因,商讨解决方案。在去年期末的一次问卷统计中,老师们通过数据发现:有的孩子喜欢这个老师,却不喜欢这个老师带的学科,这意味着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对于绝大部分学科来说,孩子们不喜欢这门学科和不喜欢带这门学科的老师几乎是同步的,\u003Cstrong\u003E这样的数据最有力地证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u003C\u002Fstrong\u003E通过数据进行这样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后,老师们明确了下学期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保证孩子们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数据中我们还能看出“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最受欢迎的校本课程”等,学校各部门也依此不断地调整工作方式和节奏,为老师们的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引领和帮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毋庸置疑,\u003Cstrong\u003E大数据能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我们需要抓住并充分利用它的强大功能,引领老师们学会从中反思,使教育教学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序地发展,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更多资源和利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来来学校的教师研究,需要顺应未来学校学习样态的变化,走向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教师之间需要建立一个互相联系的学习中心,借助现代技术与工具创新研究方式,帮助师生实现与未来的无缝对接。\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作者 | 杨静,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骨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div\u003E"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