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时我便决定,将来死也不会这样养孩子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7CDJw543pJ5XJ\"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13\" alt=\"8岁时我便决定,将来死也不会这样养孩子\" inline=\"0\"\u003E\u003Cpre\u003E\u003Cp\u003E本文字数 3500+ \u002F 阅读需要 10 min\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pre\u003E\u003Cp\u003E问大家一个问题,小时候父母有没有对你做过某件小事,让你直到今天都印象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者,有没有一件小事,让你从小就坚信,\u003Cstrong\u003E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也要这样对孩子,或者一定不要这样对待孩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有,比如下文的他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采访了这些小伙伴,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一些“育儿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张富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最让我难忘的是“答应的事情没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初中有一次过生日,我妈答应了给我买生日蛋糕,结果到了蛋糕店又不给买,当时我急得要哭了。我就特别生气,质问我妈,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然后我妈就开始教育我,告诉我要节俭要懂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我是一个很追求仪式感的人,但这导致之后很多年,我对过生日、吃蛋糕这样的事情一直都不太喜欢。感觉自己潜意识里可能最终还是接受了“要节俭,要懂事”的洗脑,认为自己不配过生日。不过现在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有一些改变,也会主动给自己买蛋糕,过生日什么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如果我以后有了小孩,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说到做到的家长。孩子可能对父母的承诺满怀期待,而我不想让这份期待失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E\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5\"\u003Edd\u003C\u002Fi\u003Eie Yu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有一件小事一直在我记忆中,在某个KTV抽奖小活动上,我很激动地举手上台去抽奖,但奖票出来时,看花了眼,看成了父亲的名字,然后特别激动的大叫。紧接着,主持人念了另外一个人名,我当时超级尴尬,爸爸他们也在笑我。就非常难受,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虽然现在想起来,这不过是某个小活动上的乌龙事件,但的确对我产生了一定影响,直到现在,每每上台前,都还会有\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紧张\u003C\u002Fi\u003E害怕的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知道,即使一个成年人非常爱他的孩子,也会在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当孩子和自己的需求冲突,人总会优先维护自己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u003Cstrong\u003E我还是希望自己以后能真正地\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关注\u003C\u002Fi\u003E孩子,不是出于父母的义务,或者家长的期待,而是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看见他们真实的需求,在受伤时得到父母的庇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MT」\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自由选择的责任就是学会承担后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成长轨迹比较“奇葩”,一般小女孩会喜欢画画、跳舞这类活动,但我从小喜欢练武术,后来武术练得不错,教练就推荐去北京队训练,可以往专业运动员发展。当时家里人都反对,觉得运动员出路太少又吃青春饭。但我妈选择隔绝掉那些声音,把我拉进一个小房间,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你是真的想去吗?我想了一会,觉得那是一条自己很向往的道路,就坚定地说,嗯我想去。我妈就尊重了我的选择,并支持我去体校进行专业训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每当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我妈都会让我自己做决定,比如上大学选择喜欢但冷门的专业,放弃保研机会直接工作等。她也会分享自己的意见,问我的想法,以及奇怪我为什么老选择少有人走的路。但是最后的最后,她都会给我最大限度的自由,将选择的权利交还给我。虽然有时,她的想法跟我不一致,但不会给我压力,更不会替我最决定。因为这份信任,让我有更多的可能去做自己,因此你们现在看到的我,就是简单的我,不是父母眼中的我,或者谁期待中的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自由选择的责任就是学会承担后果,虽然以后不会要小孩,但想起来仍会觉得很感恩,承担了当初选择后的风险,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并能看到更多的机会与可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好像也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即使不一定每个选择都是最好的,但是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这件事本身就很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男孩A」\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刚上幼儿园时,我妈接我放学回家,每次遇到熟人,她就会停下来聊天。每次聊完,她总会将刚刚的对话再重复好几遍,估计是在检查有没有说错话之类。那段时间,我其实有好多话想跟她分享,但她怎么都不理我,她只关心刚才跟别人的对话怎么样,说的好不好,有没有说错。于是我特别生气,把她手甩开,发脾气大声说“你总是不听我讲话”,但我妈连我发脾气这件事都没注意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时候既伤心又委屈,因为我突然意识到,妈妈完全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听不见我也在说话。于是,我慢慢从一个叽叽喳喳的小孩,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小大人,跟她在一起,会自觉保持沉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我真的非常讨厌她不断反刍之前的内容,已经说完的事情,结束了的对话,为什么就不能翻篇呢?一直重复又重复,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理,有意思吗?结果后来,我变得跟我妈一模一样,只不过我只在脑海里不断跟自己对话。嗯,也就是说,我成为了一个有强迫性观念的小孩。所谓强迫性观念,就是会在脑中反复出现某一个想法,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所以,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认真听Ta讲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飞天小女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初二时我住在同龄表妹家,我跟她有许多矛盾,一言不合就吵架,有时还会牵扯到彼此的父母。 有一次吵得很厉害, 我嚷嚷着再也不要来姑姑家。一顿情绪发泄完,爸爸带我下楼,那天晚上,我俩在车上并排坐着。回想起来我也不太记得我爸说了什么,大概就是作为父母也很辛苦,现在这样也是迫不得已,希望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种种。 但印象中,那是爸爸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夜晚很昏暗,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脆弱,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没有人能一直坚强。好像也是从那天开始,对父母的不理解和固执从开始瓦解。 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可能暴露脆弱的那一刻,自己才会更加真实,而真实的力量远大于完美的力量,\u003Cstrong\u003E等我有了孩子,我大概会更期望和他彼此坦诚相对吧。\u003C\u002Fstrong\u003E(我爸就只在我面前哭过这一次!他是那种看《忠犬八公的故事》都不会流泪的冷酷男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只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有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一直记得非常清楚。那天,6岁的我跟妈妈一起走进玩具店,我驻足在芭比娃娃的世界中,上前拿起梦寐以求的娃娃,旁边有个小孩子正在嚎啕大哭。她妈妈一边训斥她公共场合不要哭闹,一边责怪她看见什么都想买。母女俩谁都拗不过谁。 我一瞬间有些害怕,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告诉妈妈我想要娃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妈妈蹲下来问我是不是想买这个玩具。但她并没有像我以为的那样把娃娃抢走,而是认真询问我想要它的理由。我告诉她,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很好,想给自己一个奖励......她很耐心地听着,等我说完,她二话不说,带我结了账。 大概就是从那一次开始,\u003Cstrong\u003E每当我有想做的事或想买的东西,我都会主动跟爸妈说明缘由,而不是通过撒泼耍混或大哭大叫的方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因为我知道他们会认真聆听并尊重我的意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EvJ7Z6AXe5lfE\"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25\" alt=\"8岁时我便决定,将来死也不会这样养孩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教育中,我们往往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倾向于选择\u003Cstrong\u003E当下最方便、最能快速解决问题\u003C\u002Fstrong\u003E的选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教育其实是这样一件事,父母做出的每一个随意的选择,在孩子眼中都可能意味着一种“家庭模式”——孩子会据此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认识的一些父母,有的会带着他们年龄尚小的孩子去旅行。尽管这件额外的“行李”可能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或者让旅行变得不那么愉快,但他们依旧会坚持着全家人每年去一个地方,不要求这趟旅行有多么奢华,只是为了设立一个“一家人会一起旅行”的家庭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象一下,当你第一次带着孩子去饭馆,孩子忽然嚎啕大哭,你该怎么做?“把手机给他玩游戏”似乎是一个当下既不用动脑子、也无关紧要的决定。但这时,你或许可以问问自己,我想树立什么样的家庭模式呢?是“吃饭无聊的时候就可以玩手机”,还是“吃饭的时候要把手机放到一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你的孩子帮你做饭或做家务,却总是做得很差,甚至还会帮倒忙、让你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直接把孩子的活儿接过来,让他们一边呆着——但这时候,你需要停下来想一想,不只是考虑当下你想要的结果,还要思考一下一年,五年,甚至十年后,你所希望看到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是快速完成家务更重要,还是教会孩子如何负责以及胜任所做的工作更重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做决定前,问一下自己吧,我到底希望通过这个决定来实现怎样的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个人选择,对家庭发展也尤为重要。你其实是在家里创造了一个微小而真实的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真正能影响父母和孩子幸福的,往往就是这种文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它的力量,无形但强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海玛蒂 \u002F 一只羊 \u002F 酒鬼 ✑ 编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Fcxr0Cn80De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4\" alt=\"8岁时我便决定,将来死也不会这样养孩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理咨询 \u002F 心理求助 \u002F 心理治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