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冯骥才

  • 冯骥才:潍坊的读者是最能读懂莫言的

  • 潍坊的读者是最能读懂莫言的——访著名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
  • 浙江宁波:68岁的他,半生守护“千年古县城”

  • 宁波慈城,“江南第一古县城”,方圆2.17平方公里,被誉为“袖珍小长安”。单看其建筑,仅是视觉美。若要触摸到它的历史,便需寻找曾在此生活的人,挖掘其人文往事,守护其灵魂与烟火气,才
  • 冯骥才:莫道桑榆晚 提笔再出发

  • 冯骥才近照《金婚》冯骥才、顾同昭绘  冯骥才80岁了(编者按:本文发表于2022年)。3月11日生日当天,他和105岁的母亲一起吃饭,面前摆着两碗简单的长寿面,母子二人对着镜头微笑,拍了
  • 冯骥才:我为什么拒绝做部长?

  • 稿件初审:张 瑶稿件复审:王 薇稿件终审:王秋玲欢迎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视频号!过上一种文学生活,有Ta就够了!
  • 他的“新年礼物”来了!冯骥才再向慈城赠书

  • 仍怜故乡水,千里送书香。去年7月,抱珠楼开馆之际,冯骥才先生“天下读书爱书人,共建共享抱珠楼”的倡议还在耳畔,2023年初,慈城再次收到了冯老赠予的“新年礼物”——《八十个春天:
  • 一个人与一座城:贺冯骥才先生八十寿诞

  • 朱永新按:11月5日,是冯骥才先生80大寿的日子。受邀参加“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惜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前往。撰写了《一个人与一座
  • “80后”冯骥才:没有年龄感,但有紧迫感

  • 出生在春天的作家冯骥才,仿佛一直都生活在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春天”里。近日,“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
  • 步入冯骥才先生的“八十个春天”

  • 八十年光阴,能够做多少事情?能持画笔绘丹青能让文字熠熠闪光也能让文化遗产被重现还能在教学中传递星星之火今年,冯骥才先生80岁了他说“我希望再多一点时
  • 冯骥才: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了

  • 稿件初审:张 瑶稿件复审:王 薇稿件终审:王秋玲欢迎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视频号!过上一种文学生活,有Ta就够了!
  • 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出版

  • 《俗世奇人》是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小小说经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生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
  • 冯骥才:中秋,回到月饼的美意中来

  •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阖家团圆,吃一块圆圆的月饼,享受生活的甜美。即便人在异乡,无法与亲朋好友相聚,也能对月遥寄思乡之情。若再寄去一盒月饼,就更能传达心意和
  • 80岁冯骥才为106岁母亲过生日 合影太暖

  • 8月30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关于冯骥才给他母亲过106岁生日,微博内容如下:“冯骥才先生发来一张今天他和母亲的照片。今天是老人家
  • 冯骥才:我为什么写作?

  • 其实我能干许多种事,干得都不错。干这些事时我都轻松快活,如果我挑一样干,保管能成行家里手。所以我说,我写作并非自愿,而是出于无奈。我还想说,写作是人生最苦的事之一。 在我没
  • 冯骥才:文化遗产消逝前 我们能做什么

  • 这些年,作家冯骥才和文学越发疏离。
    这位津门著名作家,近三十年更多地以非遗、古村落保护者的形象示人。在他一次次或恳切、或无奈、甚或愤怒的疾呼中,大众逐渐知道了我们
  • 【先生】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 摘要:将近十年,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直到2012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了民族的文化,却丢失了自己的写作梦想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