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朱堂“喜子饭”

朱堂“喜子”饭

朱堂“喜子”饭,是朱堂人婚嫁、乔迁、孩子周岁、过寿等喜事而组织的喜宴,因朱堂乡地方口音,“喜子(zi)饭”的叫法一直延续至今。朱堂喜子饭属江淮菜系,是“信阳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堂“喜子饭”是祖辈留下来的手艺,困难年景,要把贫瘠的生活烹制出可口的味道,实属不易。如今生活条件渐渐好转,许多传统正在丢失,长期以来,勤劳、好客、质朴的朱堂人民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将“喜子饭”发扬光大,形成的饮食文化在当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留住了一份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朱堂“喜子饭”延传至今已有上百的历史,主要分为袁氏、李氏、杨氏、吴氏、陈氏、孔氏、卢氏、王氏,其中以袁氏“喜子饭”最为有名,起源于1805年,已有200年历史,有六代代传承人,由于老一代技艺传承人相继病故,朱堂“喜子饭”制作技艺在不断流失,传承人逐渐减少,故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

相传七仙女中的老六,因爱荷恋荷最甚,姐妹都称她为“荷仙子”,荷仙子向往人间爱情,贪恋儿女情长,不久便于九龙中的黄龙暗生情愫,坠入爱河,在达摩祖师和王母娘娘的共同见证下,黄龙与荷仙子喜结连理,婚后第三年的三月三,黄龙和荷仙子携小龙子回天庭,并精心挑选了凡间宴席献给王母娘娘,王母品尝直夸美味,称赞道“三天回宫门,喜得龙子宴”。 “喜事宴” “喜子饭”由此流传开来....

朱堂“喜子饭”由冷盘和热菜组成,冷盘最常见的一般是卤菜、皮蛋、花生米之类的坚果和水果拼盘。各种菜肴荦素搭配,一般在十八道(取双数如16、20)左右。鸡,鱼,肉,瓜果枣蔬五味齐全。每一道菜都非常讲究,其做法均具有豫南特色。烹饪方法主要是炒、烧、炖、蒸、炸等。传统的招牌菜是菜头(滑肉)、四季丸子汤、春香肉卷、大肠汤、爆炒肚片、老鸭汤、砂锅焖罐肉、回锅肉、猪腿汤、青菜炒豆筋、韭菜炒河虾、银耳莲子羹等;面点“佛手”“朱堂喜子饭”独有。用猪里脊肉制作的“四季丸子汤”,象征新郎新娘花好月圆,配对成双,“团圆”、“圆满”之意。

朱堂喜子饭讲究上菜顺序,先上冷盘,由卤菜、花生、糖果等组成,数量为5盘,被称为压菜盘;接下来上热菜和面点,主菜汤类上菜顺序是“一碗菜头、二碗鸡、三碗羊肉、四碗蹄(猪蹄)、五碗大鱼是油炸的”,然后是各种荤菜,接下来是面点“佛手”,再上各种素菜,最后一道菜是黄花菜。

朱堂“喜子饭”食材取自朱堂本地,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加工讲究煮、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过浓佐料,讲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吸收均衡,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

朱堂“喜子饭”是豫南信阳菜的典型分支,尤其是农村餐饮的重要代表,融合、汇聚了豫南农村地区的饮食习俗和人文特点,是不可多得的“豫南名片”。是研究和考证本地历史美食文化重要依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