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点心得,如果你发现一个综合型的平台,开始全面都转移到股权投资基金(PE)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一种正面的可能性是这个平台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明显,而实际上,还有一种负面可能性是:这个平台的整体压力在变大

说一点心得,如果你发现一个综合型的平台,开始全面都转移到股权投资基金(PE)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一种正面的可能性是这个平台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明显,而实际上,还有一种负面可能性是:这个平台的整体压力在变大。这里需要个案个例,我仅仅是举一个可能性。某种意义上说,有勇气有信心卖所有产品的平台,尤其是净值型产品,说明它对于理财经理和客户的把握能力是比较强的。尤其是股票型产品卖的好的平台,说明客户对于风险和收益的认知,对于金融产品的本质理解,以及理财经理对客户的把握力,是很强的。因为盯市化的净值会大幅波动,客户必然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相对的,PE和固收类产品放在那边,客户不会看到净值涨跌频繁的来找平台,即使大额亏损了,客户也无法退出,只能持有到最后。如果平台和理财经理无法驾驭客户的这种心理波动,加上本身能拿到的优质产品数量有限,必然有更大动力转向股权投资和固收类产品。毕竟随便一个PE,都是3+2以上的期限,我是一个平台的理财经理,我也更愿意卖它,客户不会看到净值涨跌经常来烦我,即使出现亏损或者不赚钱也是5年以后才会最终确认。提成我拿到了,潜在风险在5年以后,除非我是这个平台的大股东,对于一个打工的人而言,这是最值得推荐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个平台,对于客户的理解和把握力可能在回落,同时可能在把收益前端化、风险延后化。换个思路,招行私行这种顶级平台,反而在加大净值型产品的权重(也有监管的要求),过去几年的二级私募爆款都是它打造的。平台的掌握力,高低立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