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是时候强化信托责任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孙国栋

前日诺亚财富34亿私募产品出现兑付危机,成为目下金融市场最受公众关注的新闻。这已经不是诺亚财富第1次陷入踩雷风波了,今天据媒体报道,从16年的悦榕基金,到17年辉山乳业、乐视汽车,18年投资新三板出现亏损,再到当下的34亿承兴集团供应链融资兑付危机,有人统计诺亚财富的踩雷产品可能已接近百亿元。

诺亚财富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是美股上市公司,是财富管理行业的拓荒者,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如果连行业最先进的从业者,也屡屡曝出兑付危机,那么还有多少私募机构甚至公募机构的金融产品,存在显性或隐性风险呢?

近期金融市场的一系列信用风波和风险失控问题,不禁让人深思:金融业开放的同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客户的资产安全应该怎样保证?

近年以来,为了让金融行业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给了p2p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名分,给了私募基金名分,给了第三方金融机构生存的空间,鼓励金融创新,鼓励资产行业管理行业不断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把金融行业向外资开放,甚至资管新规都在帮助金融机构教育客户了 —— 打破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打破后,金融市场扩大了,可是金融产品客户的利益、投资人的利益谁来维护呢?该怎么维护? 值得深思。

我们在扩大金融市场,给予金融行业更大从业自由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金融行业的本质是什么?对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我们的监管和制度应该怎样让金融行业回归本质,促使金融机构尽职履责,驱逐不合格的金融从业者,严厉惩罚那些不守规矩,未能尽职履责的从业人员。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市场主体的资金交换本质是信用的交换,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履行信托责任。信托责任是金融市场的灵魂,是金融市场监管和金融风险分配的基石。如果一个金融市场只有开放,只有创新却没有人认真履行信托责任,那自然就是乱象丛生,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横行。

什么是信托责任呢?

信托责任就是诚信责任,诚实守信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恪尽职守,认真谨慎的核查,妥善有效的管理,小心翼翼的守候,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对客户和投资人勤勉尽责。

有人说这不是很简单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是的,正因为很简单,正因为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就更容易容易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口号化,而没有办法落实和深化。

比如我们可以探讨几个问题,怎样判断金融机构是不是能够履行信托责任,怎样才算履行信托责任?我们应该让哪些更大概率可能履行信托责任的机构进入市场,应该用怎样明确具体的标准判断信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僵化的规则不能全面列举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基于事件本身的具体情况,让金融从业者承担信托责任?他们应该付出怎样什么样的代价去承担风险和损失?

具体到诺亚财富当下的产品兑付危机中,我们就可以问,本次发行的产品是供应链融资标的,诺亚财富作为资产管理方有没有去认真核查每一笔债权是不是真实存在,有没有认真核查债务人的偿还能力,有没有认真核查发行方承兴集团的增信担保措施 —— 是不是确实有效可执行?供应链领域的债权债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诺亚财富有没有适应变化、动态持续的开展工作?诺亚财富是以怎样的风控标准和运营机制来落实自己对客户的信托责任的?刚性贷兑付是不是诺亚财富免除自身责任的借口和理由?对于类似的金融产品,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判断其是否符合发行标准?应该如何审查产品发行方和资产管理方是否勤勉尽责,履行审慎注意义务?司法裁判机关应该如何厘清各方责任、分配对付风险?如何在刚性兑付和信托责任之间明确标准、把握平衡?

信托责任是抽象概括的原则,只有不停地问问题,不停地解决问题,解决真正的问题,才能够让金融市场更加透明,更加健康理性,从而使客户和投资人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金融市场一边需要扩大开放,一边需要强化信托责任,两边都不可偏废。

中国有句古话,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典守者不得辞其过。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美玉在盒子里毁坏,谁的问题呢?那些负责看管的人不能逃脱责任。

(作者系北京润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编辑:李靖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