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支撑6月CPI持平2.7% 后期走势有望稳中趋降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闫鹏 陈爱平)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与上个月持平,处于2018年2月以来的高点。“菜篮子”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同比看,6月鲜果价格涨幅42.7%,猪肉价格上涨21.1%,两者涨幅均继续扩大,拉动食品价格上涨8.3%;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5%、2.4%和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84个百分点。

据统计局测算,在6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食品项价格中涨跌互现,非食品项中油价调整,在经济持续稳中向好背景下,6月CPI持平2.7%属预料之中。

目前,全国鲜果价格总体水平处于历史高位。鲜果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除气候等因素影响外,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说。

“中长期来看,水果供给端调整速度较快,水果价格不会是持续推动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夏季时令水果西瓜、葡萄等已逐渐上市,秋季北方新果——苹果、梨等也将从8-9月开始陆续上市,有望释放当前存储类水果低库存带来的涨价压力。

相比起鲜果价格高位运行,市场普遍担心,受非洲猪瘟影响的“猪周期”或将成为通胀上行的风险因素。

不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猪价未来的上行速率取决于猪肉供给失衡程度,以及各大养殖主体对当前较低的生猪库存的补充速度。“总体而言,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明显减缓,正常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正在逐步恢复,猪价对CPI的影响有望逐渐减弱。”他说。

李超也认为,猪肉价格上涨推升替代肉类的需求增强,同时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在猪价上行、利润回升的环境下或加大补栏,将缓和猪价对通胀的上行压力。

展望后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考虑到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稳中略降,为2016年9月以来的低点,表明总需求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经济中不存在显著的通胀压力,预计年内CPI同比平均涨幅将保持在2.5%以内。

张立群认为,下半年CPI翘尾因素将明显下降,对物价抬升作用将减弱,CPI走势稳中趋降是基本基调。从目前情况来看,CPI远低于3.5%的调控红线,给货币政策调节留出较大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