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镇开了一家“大米银行”农户免费存粮也可以变现

常报全媒体讯 12月2日,武进区洛阳镇小四房村村民黄友青将自家田里产的1000斤新稻运到常州市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米银行”。“今年的收成打算全部存进去,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发霉变质,或是卖不出去了。”黄友青说。

农户种粮获丰收,却因缺乏足够的晾晒场地、存粮储仓而面临虫鼠损耗、霉变的困境,加上没有畅通的市场销售渠道,又让粮食效益输在了最后的“临门一脚”上。怎样让农民储粮放心、卖粮不愁?“金种子”率先推出了稻米存储业务。

“合作社采用稻米保质低温冷藏技术,利用机械制冷设备,使仓内储藏温度、湿度维持在设定范围,两年内稻米不变质。”合作社理事长黄玉祥说,每年大米卖出去后,冷库空置,何不利用多余的空间发展稻米存储业务?

2018年秋,合作社的“大米银行”正式“开张”。农户将稻米储藏到合作社冷库保鲜,合作社发放给农户一张类似“银行卡”的稻米存储卡。“卡内的芯片记录了持卡人身份信息、稻米存储量、消费与剩余数据,如需稻米,合作社为其提供零取及精加工服务,农户刷卡后输入个人密码和零取数量,实现整存零取。”

农户吃不完的稻米如何处理?黄玉祥告诉记者,新米上市,农户在合作社的剩余大米按比市场价略高的价格折算成现金返还。同时,卡上余额清零,重新启用新一轮存储数据。该措施推行以来,越来越多农户实现“存粮在家”到“存粮到库”“藏粮于技”的转变。“农户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了。”黄玉祥说,一是减少了储粮成本和粮损。农户不再为储粮设施设备烦恼,不用担心粮食发霉变质和虫蛀鼠咬,优化了家庭环境,每吨减少损耗约20元;二是“银行卡”在手,支取随意,天天能吃上新鲜健康的优质大米;三是获得存粮收益。剩余在冷库的大米按2.8元/斤的价格结算给农户,比市场价高出三至五毛钱,存1000斤能多赚300~500元,实现“保值增值”。

“‘大米银行’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合作社创新为农服务方式的一次探索,架起了互惠共赢的桥梁。”黄玉祥说,一方面通过整合粮食资源,为优质大米提供销售渠道,提高了大米售价,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客户”来自于合作社的农事服务对象,为合作社发展“种植、收割、加工、储藏、销售”全产业链式的订单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秋收结束,周边农户将堆积如山的新稻谷存入“金种子”宽敞的冷库,来咨询存储业务、办理“余额”兑换的农户也络绎不绝。“去年有近30户农户前来签约寄存粮食,预计今年还会大大增加。”黄玉祥高兴地说。

(小波 范玉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