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疫情期间仍不忘打压中国制造,如同作茧自缚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国持续暴发。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4日13时1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10万例,累计死亡逾5.8万例。尚未彻底摆脱疫情困扰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向疫情严重国家提供急需的防护物资,努力为全球抗疫尽心出力。不过,有一些质疑中国防疫物品质量的声音,近期不断出现。

3月26日,西班牙《国家报》发文称从中国采购的一批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仅有30%。3月28日,荷兰卫生部发表声明:收到130万片中国制KN95口罩,经测试其防护级别不符合欧盟FFP2标准;首批60万片已分发到各地医院的口罩全数回收。

3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推出新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将中国的KN95口罩从可以替代美国N95口罩的名单中删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时间内接连曝出的负面消息,引发了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制造”的新一轮口诛笔伐。

不可否认,一小部分中国产的防疫物资,比如口罩,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在中国疫情暴发之初,国内医疗防护用品急缺,不少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物资,为潜在的质量问题多多少少埋下了隐患;更有不法商贩意图浑水摸鱼,捞上一把,非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对此,中国政府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排查、严厉打击。尤其针对外销产品,中国商务部还公布了合格的供货商名单。而西班牙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恰恰不在中国商务部向西班牙提供符合资格认证的12家供应商名单之列。此后,随着事实真相的进一步廓清,西班牙《世界报》等媒体3月26日报道称,这起事件源于西班牙卫生部门失职,买错了产品。

荷兰的“问题口罩”事件同样发生了反转。在4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对此回应称,根据中方有关部门初步调查了解,那批口罩是荷兰代理商自己采购的,中方企业发货前已明确告知荷方这批口罩是非医用口罩,出口报关手续也是以“非医用口罩”名义履行的。

两起原本因沟通和操作问题导致的误会,却在个别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下有了“余音绕梁”的味道:就在上述事件发生前几天,有西方学者借媒体发声,污称中国产品“携带病毒”,呼吁抵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借极端个例甚至“突发奇想”,给“中国制造”扣上“有毒”、“不合格”的帽子,其实是西方社会中某些人对中国疑惧政治心病的现实投射。病灶之深,病情之顽固,一遇风吹草动,就会上演“杯弓蛇影”、“指鹿为马”的戏码。

与之相比,美国FDA的一系列操作就更像是“迷惑行为大赏”。先是在3月28日,FDA将原本在紧急授权名单之中的中国产KN95口罩拿掉。美国媒体“VICE”报道称,中国是世界口罩生产大国,尽管中国认证标准的KN95防护等级与美国N95一样,但KN95却不能在美国医院使用。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 News更是质疑其背后有“政治动机”,并称公众、进口行业专家都要求FDA为KN95口罩进口扫清道路。其后在4月2日,该机构一名官员又告诉Buzzfeed News,由于美国个人防护装备短缺,他们不禁止进口中国的KN95口罩。

前恭后倨,倨而又恭,美国政治精英们面对“中国制造”时复杂矛盾的心理可见一斑。在特朗普政府内部,鹰派政客一直把对华“脱钩”当成念兹在兹的“夙愿”。在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疫情面前,这种执念却丝毫不见消减:疫情刚刚在中国暴发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称疫情“有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疫情在美国暴发之后,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却称,白宫正准备一项总统行政令,将医疗供应链从中国等国家转回美国。只不过,在当前美国口罩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脱钩”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将政治算计置于国民生命健康安全之上的行径,实在有违民意,所以才出现了朝令夕改的奇景。

世卫组织曾反复强调,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团结一心,立刻共同采取行动。戴着厚厚的有色眼镜,别有用心地将“中国制造”“劣质化”、“有毒”化,只会破坏联合抗疫的大局,犹如自断其臂、作茧自缚,于国于民有害无益。(责任编辑:杨新华 高霈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