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评论 | 个人信息保护为何成为焦点

经济观察网 陈白/文 在不久之前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了焦点议题。当天,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将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两会上,无论是政协新闻发布会所披露的信息,还是诸多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言,都指向这样一大信号:当AI技术已经无孔不入介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已经是迫在眉睫。

就在本周,播放量29亿、785万人使用的“蚂蚁呀黑”照片特效让数以亿计的短视频用户乐此不疲,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脸部信息的泄露风险也暗藏其中。3月2日,这款特效软件在中国区被悄然下架,原因正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202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能够取得如今的疫情防控成果,与公众在部分个人隐私让渡上的配合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许多机构组织也出现了数据过度采集问题,在疫情这一极端情境下格外凸显。无论是此前发生的看房人不得不戴头盔看房、还是如今依然争议不休的社区刷脸门禁,都展现了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公众的无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脸、指纹等,绝不仅只满足审美和社交的需要,它正在成为我们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的枢纽所在。而相比AI时代之前的个人信息保护,当下所面对的问题要复杂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来明确权责的边界,为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权利打下扎实的地基。

环顾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上的立法也在不断提速。欧盟从2020年年初开始就宣布在草拟3到5年内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计划;而此前消息显示,美国多个州市已经颁布明确禁令,禁止执法部门、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和监控技术。如今,中国的立法进程也即将迎来阶段性的里程碑。

从全球的立法脚步来看,为比特世界划清生长的边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行政监管还是立法约束,毕竟相对于当下即时变幻的市场风云来说是滞后的;更何况,从立法到执法,这已经是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在这道防火墙之前,我们本应该看到更多的“守门人”:从新的技术被研发出来那一刻起,从科技成果转化到具体的技术应用,企业扮演的其实是最重要的角色。毕竟,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如何使用技术才是技术应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许多人依然记得此前一位中国互联网巨头掌门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发言所遭遇的抨击;由是也可见,企业的价值观和商业伦理底线坚守,正是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对比之下,此前;微软宣布删除了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与此同时,IBM也宣布将主动放弃人脸识别业务,宣布将不再提供、开发或研究任何人脸识别和人脸分析软件。

我们当然乐见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了中国最高决策会议上的焦点,这不仅是对公民权利的基本关怀,更是对商业气候和商业价值观的风向引领。因为个人信息已经不仅仅关乎我们的隐私,更关乎数字时代我们的基本生存状况。当我们所处的世界因为疫情冲击而不断加速数字化的进程,这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会成为我们通往数字之路的最重要导航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