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中不着私物,无以欺人

世上之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应该做的事情,尽力去完成,那时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证实;对于不该做的事情,也不用去多想,顺其自然就好。为人处世要懂得明辨是非,牢记不做亏心之事。

正如曾国藩所说:“心中不着私物,无以欺人。”虽然谎话有时也许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却会给自己的心灵上一道枷锁,使自己身心俱疲。顺应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顺势而为,内心就会变的坦然,自然也就不必费尽心思去伪装自己,徒添烦扰。

曾国藩的智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发现自我。人生在世应该尽性知命,明白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进而了解自己的责任和该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进退,明所为。在面临抉择时,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力,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当然对于可不可为的困惑,自然会引发出可不可求的疑虑。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所谓的求,指的是合于道,可以去求的意思。如果是违反原则去求来的,那就是不合道义的。孔子提出“可求”和“不可求”正反两个的概念,而“可”与“不可”是有其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如果对于自己心中所想可以不择手段,这个得来之物就不符合正统的道德,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不可求”。一个人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能否坚持自己内心的良知,心中是否有一个“可”与“不可”的原则。所以无论如何,心中都应有一杆秤、一把尺。

君子身处世间,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行事准则,天下之事有的应该做,有的则不应该做。一旦遇到违背自己的良心与正义的事情,即使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利益,也要坚决拒绝。为人处世才应该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就不用活在忧患之中,回首往事也就无愧于心,了无遗憾。

至于那些没有原则的人,就常常会做出一些越位的事情,触犯到他人的禁忌,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关键的时刻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常常是判断一个人智商和情商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