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扶贫基地争当产业扶贫排头兵

“今天参观学习了20个产业扶贫基地,看了19家基地大棚的种植情况,我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经验,获得了线椒优质品种信息,也和其他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实地观摩,我更加坚定了脱贫攻坚产业先行的信心……”7月12日,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城角徐村党支部书记徐玉森,参加该区第三季度贫困村产业基地观摩后兴奋地说。

建安区有20个产业扶贫基地,其中14个是归村集体经营管理,有6个由本村致富带头人承包。该区每季度对全区20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基地进行一次实地观摩交流,观摩交流会上,各个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带贫模式及下步打算。通过现场听、看、说,达到互学互促、增加基地收入、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力就业、实现带贫增收的目的。

建安区区长马浩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建安区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为全区82个村村集体经济注入发展资金,各乡镇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发展社区工厂26家,农业特色企业13家、生态扶贫企业37家,实现了有效带贫。

该区张潘镇城角徐村产业基地有12座常温塑料大棚,这些大棚全部由村集体经营、村委干部负责日常管理。春季种了4棚平菇、3棚香菇、3棚白灵菇、2棚火龙果;食用菌收获之后,他们在大棚内种植了4棚精品西瓜、6棚订单甜玉米;西瓜、玉米收获后,现在又种上了豆角和羊角椒,等豆角和辣椒收获后,刚好可以种食用菌。“为充分利用空余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在棚外还种植阳光玫瑰品种的葡萄360棵。”据驻城角徐村第一书记杨广文介绍,目前,城角徐村已摸索出一年三茬的种植结构,他们正在努力尝试一年种植四茬,进一步提升大棚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日常用工中,他们优先使用贫困户,带动村内贫困群众务工8户,每年还给村里贫困户带来2000元分红收益。

建安区河街乡柿张村基地食用菌大棚建成后,形成了从食用菌育种、制菌棒、生产到深加工“一条龙”生产模式。基地专门注册了商标,进行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生产香菇酱。该村积极对接许昌市部分大型超市,产品供不应求;今年又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冷库、烘干房,用于储存、烘干食用菌,实现基地收益最大化。基地务工带贫3户5人,每月收入800元。

因村制宜,各显实招。建安区其他产业扶贫基地也在种植食用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食用菌休眠期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有的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探索走特色农产品的路子;有的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品种,尝试种植火龙果、蜜瓜等,各个产业扶贫基地明争暗赛,你追我赶,争当建安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方面的主力军、排头兵。

“下一步,建安区要继续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提升脱贫质量,把产业发展、就业带动、金融扶持等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用好用活,拓宽增收渠道,抓好兜底保障,着力提升脱贫质量,向上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建安区委书记邵七一坚定地说。(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李水安 武书锋)

原标题:许昌市建安区:扶贫基地争当产业扶贫排头兵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xc//detail/20190719/1000200033031801563506841964909805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