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技能人才?需具备这三个特征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技能人才则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国“技工大国”“技能强国”建设的人才瓶颈明显,截至2018年,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具体到人工智能领域,拥有10年从业经历者仅占38.7%。技术更新与人力投入之间亦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如大多数保安、翻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楼宇配送机器人则将剥夺快递小哥的工作机会。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导致了界面(UI)设计师、安卓/苹果(Android/iOS)程序员、互联网产品经理等新兴职位的蓬勃发展。一项全球评估显示,到2030年30%的工作活动可以实现自动化。

人工智能时代,关于人工智能即将大规模蚕食人类工作岗位特别是技能岗位的预言,一直是热门话题。面对人工智能来袭,什么样的技能人才能够赶上时代的列车?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与劳动力特征,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合格技能技术人才必须实现从态度到实践、从理念到行为、从内在到外在的全面跃迁,在理念层面、专业层面和实践层面掌握与机器竞争、对话、合作的能力。

有工匠精神的“螺丝钉”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科学而超前的理念将有助于引导技能人才醉心技艺的磨炼与提升,而忽视外界尘俗带来的诱惑与吸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去的世界都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主要靠网络技术创新推动,搜索引擎是过去20年整个互联网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创新的基石,是最大的推动力。然而,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对于技能人才而言,人工智能不仅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反而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事实上,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华为被美列入“黑名单”等事件,都表明,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高新技术开发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与瓶颈,必须寻找新时代的工匠。并且,作为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更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走出思维定式,打破水桶“短板”,从而实现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的整体性推进。

有真才实学的“金刚钻”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产生了一些之前没听说过的新职位如“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工程师”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经理等,甚至有人断言,未来还将可能出现“机器人道德评估师”“机器人暴力评估师”等职位。做互联网报道的媒体人等“旧职位”在“人工智能化”升级后,需转型做人工智能领域的垂直媒体等。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技能人才而言,专业是第一位的,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先进做法推而广之的能力。

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提出的知识化挑战以及我们冲击高精尖技术的现实需求,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执行者,即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需要注意的是,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是有等级层次、分门别类的。针对那些我国当前处于零起点、空白状态的领域的基础攻关,应该能够沉下心、耐得住寂寞,从零开始培养特定人才;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当前急需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智慧政府等方面的人才建设与培养,也应该加大力度,从而打造一支能够匹配我国全门类制造的人才队伍。

有进取意识的“学习者”

摩尔定律表明,当前软件更新的频率已经从原来的半年缩短到了3周。对于人工智能时代而言,一旦我们的技能型人才跟不上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的步伐,就无法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最新构想,也必将抑制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阻碍社会的前进。

原标题: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技能人才?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twqh//detail/20191020/1000200033078161571554543465951539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