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谈浚县古庙会创新发展之路

“浚县古庙会年味十足,一派红火景象,每年我都要来逛逛。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庙会更加规范有序,明年我还要来。”日前,来自北京的游客宋满秋说。

自2月5日(正月初一)至3月8日(二月初二),第十一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以下简称古庙会)已悄然落下帷幕。如何把古庙会做得更加出彩,让游客每年来都有新感受?古庙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一些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听听他们怎么说。

规划工艺品 一条街和小吃一条街

“古庙会是民俗文化庙会,在吃、玩、游的过程中买点特产带回去必不可少。现在,古庙会上卖浚县民俗工艺品、小吃的比较分散,也不太规范,建议合理规划一下,把浚县民俗文化的特点展现出来。”国家级技能大师、泥咕咕传承人宋学海说。

宋学海建议,把浚县民俗手艺泥咕咕、柳编、“刀枪剑戟”规划到一条街上,形成工艺品一条街;浚县小吃丸子汤、石子馍、杂面条等集中起来,形成小吃一条街,这样不仅更加井然有序,游客也很容易找到。

在文治阁转角,记者遇到了购买浚县特产吴二锅花生米的新乡游客蔡迎春。“从大伾山下来,找了1个多小时才找到浚县特色礼品商店。”蔡迎春说,“不光是商店少,好吃的浚县小吃也不好找,我们早上8点登大伾山,从山上下来近12点,品尝了石子馍和丸子汤,没找到其他好吃的东西。建议规划小吃一条街,种类多、味道好才能真正吸引人。”

蔡迎春说:“平遥古城每条街都各有特色,店铺风格也各不相同,让人印象深刻。浚县古城里的店铺还有做窗帘的,和古城有点不协调,还需进一步规划提升。”

强化节目故事性延长表演时间

“古庙会看似丰富多彩,但不能真正使游客乐在其中。就拿传统婚俗表演来说,演员少、时间短、场次少,而且故事性不强。”浚县人张先生说,从正月初一庙会开始,他每天都在庙会上转,直到正月十五才看到一次抛绣球,时间最长也就十几分钟,整个表演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建议古庙会上的表演编排更有故事性一些。我曾在外地看过一次婚俗表演,演员全部穿戴清朝古装,模仿当年娶亲的场景,使人有种穿越感。”张先生说。

增加免费旅游公交线路

“今年浚县古城里街道干净、秩序井然,还规划了停车场,安排了免费公交车,服务很人性化,但我觉得公交车还是有点儿少,进城依然很难。”外地游客马先生建议,能不能在限行路口多开通一些免费旅游公交线路,并增加车次,这样游客就很容易进城了。

“世袭翰林府指示牌英文标注中有几处拼写错误,我觉得这很影响古城形象,建议尽快修改。”游客赵女士对记者说。

来自南京科普影像协会的刘先生表示,浚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他们是专门过来拍摄古庙会的。“我们是通过照片知道古庙会的,希望浚县把这种原汁原味的古庙会保护好、长久地开展下去,也建议浚县举办古庙会摄影展,邀请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来参赛,让全国、甚至海外的人通过照片更多地了解浚县古庙会,进一步提升浚县知名度。”刘先生说。(记者 张婷媛)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hb//detail/20190319/1000200033031761552965075301201828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