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艾草苍苍 菌富一方

近日,在郏县堂街镇圈李村扶贫基地大厅内,满地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脱贫户刘丽红、陈桂荣等人抓起一把艾草,飞快地将艾叶摘下来放进盆里。“艾草让俺家的生活越过越有味道了!” 刘丽红说。

勤劳摘掉贫困帽

刘丽红今年49岁,一家5口人,3个孩子上学,家庭困难,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刘丽红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靠勤劳的双手,尽快把头上这顶贫困帽摘掉。

种好6亩责任田之外,刘丽红农闲时就让丈夫李战旗去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自己则在村上干零活。同时,村里给她和丈夫安排了两个公益性岗位,以增加她家的收入。

2016年底,刘丽红家人均收入达到4300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刘丽红的丈夫去阴山渡口当了一名船工,仅此一项,她家每年又增收20000元。

今年79岁的陈桂荣和两个小孙子相依为命,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给祖孙三人都办理了低保。靠着勤劳和村“两委”的帮扶,2019年底,陈桂荣家收入达到16400多元,光荣脱贫。今年艾草收割期间,陈桂荣从收割、晾晒到摘叶、扎捆,坚持每天到场。

“收割艾草的活儿不重,我干着也不觉得累,每天收入50元还想啥哩!”陈桂荣对目前的收入很满足。

产业扶贫效果好

圈李村有着悠久的种花生传统,为了发挥这一优势,2017年,圈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松行带头成立了河南省宝象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结合省派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购置了花生破壳机、色选机、内外加热榨油机、精炼机、离心滤油器等油料深加工设备,每小时可分拣出优质花生米5000公斤,压榨花生油500斤(1斤=500克),本村贫困户均可免费在花生加工厂加工自家的花生,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入。

“村里每年给我们免费加工花生,仅此一项俺家就省了好几百元哩!” 刘丽红说。

村里还有光伏项目,但仅靠花生加工厂和光伏项目,还不足以带动全村群众整体脱贫。为了因地制宜找准方向,平顶山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刘斐多次邀请平顶山学院“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村开展调研,根据圈李村土地、水质、气候等特点,最终决定种植羊肚菌。

项目虽然确定了,村民们却不敢尝试。李松行第一个站出来,号召村“两委”干部共同试种羊肚菌。

李松行首次种植了6个大棚,可天不遂人意,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没有把握好湿度和温度,第一年羊肚菌产量较低,品相也不好。2019年10月底,他和村民郭银芳又开始了新一轮种植,各自种了6亩羊肚菌。

这次,李松行不敢有丝毫大意,下足了“绣花”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羊肚菌个大、色深、顶尖,亩产量300多斤,每亩收入达3万元。在疫情防控时期,羊肚菌大棚为陈桂荣、刘丽红等25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人均日工资60元。

艾草让日子更香

2016年底,圈李村“两委”经过考察,从贫困户手中以每亩地400元的价格,流转了土地复垦出来的10亩零散地,从湖北引进艾草进行种植,并以每天50元的工资聘请刘丽红等贫困户为艾草施肥、浇水。

2017年,艾草先后收割了4茬,每亩收获3吨上好的鲜艾叶,被湖北省黄冈市一家艾叶加工厂以每吨6800元的价格回收。在艾草采收期间,刘丽红轻轻松松就增加了500元的收入。

李松行说,艾草的收入归入村集体经济,用于贫困户帮扶、村内环境整治等,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更有味道。

“这艾草种植项目可不赖,回头我也跟当家的商量一下,种植艾草来增加收入。”刘丽红说。

“中啊,村里也要扩大艾草种植面积,到时候给你统一收购了!” 李松行爽快地答复。

临近中午,刘丽红骑着电动车回家做饭,满身带着艾草的清香。(郏县县委宣传部供稿 孙书贤)

本文来自:https://hn.chinaso.com/pds//detail/20200511/1000200033166061589186481994487831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