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王书元——博采众长再现千年宋风,执着坚守传承汴梁遗韵!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汴绣传承人/王书元

  王书元,现为开封汴绣厂厂长,开封汴绣厂党总支书记,开封汴绣研究所所长,开封工美、汴绣协会副会长。

汴绣

  人们只知道四大名绣,但或许你不知道,在河南也有一项国宝级的名绣,它源于宋朝,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色彩明快、格调高雅,在众多绣品中独树一帜,它就是汴绣。

  在河南开封,有这样一家开封汴绣厂,它汇集了众多技艺高超的汴绣绣娘,立志继承“宋绣”遗风,传承“汴绣”精髓。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封汴绣厂以一幅《清明上河图》而闻名遐迩,也正因为这幅汴绣的作品,现在的“汴绣皇后”王素花老师还曾作为绣厂女工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观礼,如今在汴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开封汴绣厂更是成为汴绣保护传承的基地,向人们讲述着汴绣的华彩和风貌。

  王书元,从接触汴绣以来,便深深地被这项古老的技艺所吸引,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守护者汴绣的魅力。

  汴绣,源于千年前的宋朝,北宋时期,皇宫设有“文绣院”,聚集三百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所以宋绣亦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乌纱帽、朝靴等皆以宋绣绣制,也使宋绣形成了宫廷端庄大气,精致细腻的特点。

  而汴绣在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了苏绣、湘绣等技艺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王书元老师介绍说,“当时一幅《清明上河图》就运用到到反戗绣、悠针绣、席篾绣、拉练绣、滚针绣、蒙针绣等十多种针法,才使得画面中的流水、绳索、房屋、柳枝等不同的形象有着极强的立体感,古朴典雅、光彩耀人”。

  汴绣讲究“平、齐、光、亮、活、净、顺”,要求绣面平整,边缘整齐,画面光亮,形象生动,色彩柔和,丝理顺畅,王书元老师说,“绣一幅汴绣作品要先把原稿勾勒下来,再腾一遍到绷床上的真丝缎面上,然后才开始刺绣,裁料、选线、配线等,每一针都经过细细地考量,每一针都马虎不得”。

  《东京梦华录》称汴绣为“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或许正是因为绣工们这样不计时间、不计成本,一针一线地细细雕琢,才使得汴绣虽经千年依旧古典雅致、熠熠生辉。

  王书元要让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到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的魅力,让这项手艺能够真正地传承下去!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作者:非遗地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