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桥国家队”为孟加拉国造“梦想之桥”通车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5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张静)“以前走在武汉长江大桥边上,我总会想,如果有一天,在我们国家的帕德玛河上也能建一座这样的桥就好了。”如今,武汉理工大学孟加拉籍教授加力布的梦想实现了。6月25日,经过近8年建设,由在汉央企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公路正式通车。

建成后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雄姿。  通讯员张静  供图

帕德玛河被誉为孟加拉国的“生命之水”,好比中国的长江,但它却将这个国家分为西南与东北。下游因河道过宽、水流湍急、洪水频发,一直未能建桥,孟加拉国南部和东部人民过河依赖舟楫。

此前,孟加拉国人民靠轮渡过河。  通讯员张静  供图

2014年,帕德玛桥正式开建,位于达卡偏西南约40公里处,横跨帕德玛河,这也是中国企业海外中标金额最大的单体桥梁工程。

这座双层钢桁梁桥,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公里,下层为单线铁路,每小时120公里,主桥长6.15公里、宽21.5米。

大桥的建设难度超乎想象。

“帕德玛河的河床都由粉砂组成,深度超过150米。承载力极低,极不稳定,基础施工成为大桥建设的最大难点。”中铁大桥局帕德玛大桥项目副经理沈涛介绍,为了让主墩牢牢立于水中,打下世界最深钢管斜桩,运用世界首创桩侧预压技术。

建成后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侧面)。  通讯员张静 供图

“这是一座边适应、边设计、边变更、边施工的桥梁,光插打试验桩我们就花了4年。”沈涛回忆,每到洪水期,主河槽河流湍急,施工航道经常受回淤影响,河床不断变化,从2015年至今,项目部航道疏浚开挖的粉砂达4000余万立方米,可填满4个西湖。

由于孟加拉国资源匮乏,项目所需物资、工装、设备、材料,都要从国内、跨洋运输到现场,涉及10多个国际公司,工程堪称国际合作的典范。中国标准也被采纳到新的基础设施国际标准中。 

建设者们与洪水赛跑,与疫情抗击。“后期架设桥面钢箱梁时,河边常常有人专门雇小船,来参观桥梁的建设过程。”沈涛说。

伴随着大桥建设,变化翻天覆地。建设者们回忆,2014年刚开工时,项目驻地旁只有空荡荡的河面和岸滩,现在河北岸新建了工厂、加油站,周边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建成后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雄姿(航拍)。  通讯员张静  供图

在项目部工作两年的孟籍员工乌兹扎,从一个对测量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现在已经能熟练掌握全站仪和GPS等测量设备的操作。以前他家七口人住在三间总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内,现在已盖起两层楼的敞亮新房。

大桥通车,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相连,原本七八个小时过河时间缩短至10分钟,居民千百年来靠摆渡往来的历史彻底结束。大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交通支点、中国和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经初步估算,大桥会为孟加拉国带来每年1.5%左右的GDP增长,受益人口超过8000万。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