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故事|三进三出戒毒所,他发誓再也不会回去

“我要是再回来,就不配做人!”2020年2月10日,广州市岑村强制隔离戒毒所大门前,眼泛泪光的阿周(化名)第三次拿到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通知书。阿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信守了承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顺利拿到解除社区康复戒毒协议书。

狂浪少年染毒瘾 三进三出戒毒所

阿周是广州市天河区某村村民,为家中老幺。年少时贪玩成性,读完小学后便辍学混迹社会。

2000年,游手好闲的阿周沾染上了毒品,家里人屡次三番劝阻无效。2012年,26岁的阿周第一次被送到岑村所强制隔离戒毒。

进入岑村所以后,阿周学习园艺,种起了花草,也决心要回归正常生活。可惜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昔日的毒友又登门拜访,好不容易戒断毒瘾的阿周复吸,2015年又“故地重游”。

2017年“6·26”国际禁毒日,岑村所作为广州市戒毒系统戒治成效展现的主会场,阿周参与了“一队一特色”的表演《花式队列》,阿周也获得了减期提前解除了强制隔离戒毒。

好景不长,2018年5月,阿周再次因沾染毒品进入岑村所强制隔离戒毒。“三进所”的阿周,让不少民警印象深刻。

“再也不让家人担惊受怕”

岑村所推行国学教育,大队有着独特的命名方式,从三大队“知止”到二大队“诚敬”,再到一大队“正心”,也恰好昭示着阿周的心路历程——知错而止、诚服敬畏、心归正道。

2018年,司法部推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模式,岑村所作为创建统一模式示范所的标兵,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阿周通过学习《戒毒常识》《法律常识》等各项课程,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所心理咨询师对他进行心理量表的评估,针对性地制定了心理矫治个案,更让他懂得了,什么才是健康的人生。

与此同时,民警教会阿周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戒除毒瘾,科学锻炼恢复身体机能。当阿周作为“正心醒狮”的一员展现自我的时候,仿佛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在民警的鼓励下,阿周主动给家人写信承认错误。由于表现良好,在一次场所开放日,阿周获得了与家属相见的机会。当看到坐着轮椅的年迈父亲时,这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留下悔恨的泪水,下定决心一定要戒除毒瘾,再也不让家人担惊受怕。

“警官,我不会再回去了!”

回归社会的阿周删掉了所有毒友的联系方式,积极履行社区康复协议。在岑村所延伸帮扶民警及街道禁毒工作人员、社工的帮扶过程中,阿周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对自己关心。因为长期参加戒毒康复训练,阿周身体状况愈发良好,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2020年9月,一次检测中阿周再次被检为阳性。阿周非常恐慌:“明明没有复吸,为什么会出现阳性?”阿周向延伸帮扶的民警求助,民警帮助阿周与有关部门再次沟通,最后确认是新换的检测仪器存在误检,虚惊一场。随后岑村所又派出心理咨询师对阿周的焦虑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压力。

一次,阿周开心地跟延伸帮扶民警汇报自己准备结婚了,并说女朋友不介意他曾经走过的弯路。家人对阿周的支持,也是阿周精神支柱和戒毒的重要动力。

“他当时跟我说要结婚的时候,隔着电话都觉得他在笑。”延伸帮扶民警也将阿周的新生活分享给教育矫治工作人员。

岑村所延伸帮扶民警一直关注着阿周的社区康复生活,这也是岑村所落实司法部统一戒毒模式,打通戒毒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切实举措。

“他现在终于有人管啦!不用我管他啦。”说起儿子的近况,阿周的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我们去年9月25日领的证。”阿周记得很清楚。

如今的阿周已被公司提拔为小班长,月收入有七八千元,“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顺利拿到解除社区康复戒毒协议书。”

阿周出所后的操守保持离不开民警、街道、社工的关心、家庭的支持。稳定工作、成立家庭,阿周的生活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警官,我不会再回去了!”阿周对前来回访的帮扶民警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穗司宣图片:人民视觉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