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25道老手艺 制作一味弋麻饼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肖琪 魏明会

圆圆的酥皮面饼,内馅儿十足,皮上满是白芝麻,这便是麻饼。因制作技艺入选地方非遗名录的“弋氏麻饼”,是四川南充极具地方特色的一味美食。饼圆、色亮、味美,寓意吉祥,也是当地人的月饼,喜饼。

7月1日,《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施行,弋麻饼非遗扶贫工坊也迎来新的发展。8月5日,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这处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弋志洪讲述了弋麻饼5代传承的匠心故事。

25道工艺

纯手工制作技艺成非遗

8月盛夏,位于南充主城顺庆区的小西街,一早就热闹起来。和大北街交界路口的弋麻饼店铺里,店员正在上货。

“我们的麻饼是老工艺,师傅都是技术能手,有好几位都在这做了10年麻饼了。”从传统制作工具展示柜旁离开,弋志洪走向店铺后的加工车间。5名面点师傅正忙着揉面、做馅。2018年,弋氏麻饼制作技艺被纳入顺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纳入第六批南充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从传承传统手艺,到办起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弋志洪每天都会到工坊,手把手指导工人规范操作。弋志洪说,对制作技艺严格要求,能让在工坊里就业的工人扎扎实实学到真本领。目前,该工坊已经吸纳了十余名来自偏远农村的村民、脱贫户等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

“弋麻饼制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从制作工序、制作手法、制作模具等角度,最大力度还原老味道。”

弋志洪介绍,一个麻饼,醒面、打酥、上麻、烤制等,有25道工序,全是手工制作。在制作器具上,也沿用老一套,“从木锤到模具,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样子。”

老工艺的坚持传承,让每个麻饼,都保持一致的重量、模样。香酥可口、软糯回甜。

“我们的麻饼,每一个重量都在50克左右。”弋志洪随手拿起一个刚压模成型的饼放到秤上,“你看,这个是52克!”

是月饼,也是喜饼

麻饼里有老南充味道

“弋师傅,冰桔口味的来两盒!”63岁的苟婆婆是弋麻饼常客,家中80多岁老母亲喜爱这味麻饼,苟婆婆隔三岔五就会来买。“我母亲说,这麻饼里,有故事、有记忆,有老南充的味道。”

“很多顾客都说我们家麻饼,吃的是味道,品的是记忆。”弋志洪笑着说,这味道和记忆,就是饮食文化带来的沉淀。

他介绍,麻饼本就是一味传统名小吃。相传最早于北宋年间,出现在古徽州(今安徽、江西部分地区)一带,名“金钱饼”。元末时朱元璋先锋大将张德胜,为饷军特制大号“金钱饼”,取名“麻饼”,又称“蔡国公饼”,从此扬名天下,并由民间手艺人传至全国。如今,“麻饼”以安徽、江西、四川等地出名,并经过几百年改良,地方特色更为鲜明。

弋氏麻饼,结合南充本地饮食文化和口味特色进行了改良。弋志洪介绍,麻饼形圆、色亮,还有甜、咸、麻等风味,在婚嫁时也被作为喜饼,寓意吉祥。

每年中秋时,麻饼也是一种地方特色的月饼,很受欢迎。今年中秋临近,弋氏麻饼已经在筹备中秋销售旺季。“现在已经有开始预定的了。”

这些年,弋麻饼一直是一个价格:便宜的1.5元,贵的2元。多的时候每天要做5000多个。

弋志洪说,   “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有文化、有城市烟火气的老味道,这也给我们坚持初心和匠心,提供了信心。”

五代传承

95后新生代:“要玩出新花样”

从饱腹吃食到非遗文化,弋氏麻饼走到了第五代传承。

1885年,弋志洪曾祖父弋福广在嘉陵江码头当挑夫,每日干粮就是自己做的土麻饼,偶尔也用这些土麻饼换些散钱和土烟,那时土麻饼就受到很多人喜爱。

1904年,弋福广将制作土麻饼的手艺传给了弋志洪祖父弋来顺,随后弋来顺就靠制作土麻饼在南充走街串巷谋生。

1940年前后,弋志洪父亲弋忠诚继承了这门麻饼手艺,并进一步改良,后在大北街盘下一个店面,结束游商生活。

1980年,高中毕业的弋志洪跟随父母进南充国营糖果厂(后改为南充市华美食品)上班,经常到各车间学习糕点制作,为后来开创不同口味的麻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因为城市改造,店铺面临换址。父亲去世后,1988年,弋志洪在老铺子附近开起小西街店,后又在石油南路开了一家  。

现在,弋麻饼也有了第五代传人:1995年出生的弋飞,便是新生一代。

2021年9月,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的弋飞回到家乡,传承家族手艺。用“95后”的眼光和创意,弋飞给弋麻饼带来新的思路:坚持传统,也要抓住潮流。学平面设计出身的弋飞,学以致用,对麻饼包装进行了改良,自己动手绘制设计了属于弋麻饼的独特包装。还从口味、销售、宣传等方面努力,还将着手解决纯手工制作带来的一些问题。

“最开始只有冰桔和椒盐两种口味,我父亲开发了低糖、奶黄、肉松等11种新口味,我也会再推出新口味。”弋飞说,作为新生代,他希望能玩出新花样,在传承同时,让麻饼这味非遗美食焕发新光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