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郎的《丝绸之路·敦煌》

喜多郎,本名高桥正则,1953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丰桥市一个农民家庭,是当今著名的“新世纪”音乐家之一。喜多郎的音乐8次被格莱美等音乐奖项提名,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几十年。

喜多郎的音乐真正开始为大家所熟悉,正是他的《丝绸之路》三部曲。有人说:喜多郎的音乐,是一种现代巫术,是天堂里一只精美的金玉之器碎裂的绝响,让你心花怒放,让你魂不守舍、神游太虚。

谈起《丝绸之路》的创作,他说:“在创作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中国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那种心灵的深厚,在那种深厚中,人们生活着。这对我来说是深有启发的。特别是奈良的药师寺有一个玄奘三藏院,里面有玄奘法师的遗骨,一想到有这样的灵魂安葬在这里,我的确会产生一种很深沉的联想。当然在音乐中尽可领略丝绸之路的壮美。”

他说的奈良的药师寺里有玄奘法师的遗骨的事,应该是一种宗教寄托吧,玄奘法师的生死及后事在中国史书中记载得很明确很详细。

喜多郎说:“我从来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音乐课,所以我的创作灵感完全来自大自然。”他使用电子合成器来表达音乐,因为“我可以用合成器创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海滩上的全部景色”。喜多郎正是利用了电子合成器的巨大威力创作音乐,描绘广阔的世界乃至星空宇宙,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他说:“只有电子合成器才能最真实地表达我的思想。”

在《丝绸之路·敦煌》中,喜多郎的音乐同样使人感到了那广阔世界之外蕴含的无穷魅力。敦煌,像净水洗涤过的瓷器般清澈而透明,一帖帖苍凉而壮丽的画面,那种悠久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有如仔细打磨过的玉器般清楚地凸显了出来。喜多郎的音乐,像一柄清啸着的利剑,把古旧的时光淤积而成的那种厚厚的尘埃清晰地剥离开来,让我们轻松自得地触摸到了一种永恒的东西,一种厚重而深邃的蕴籍。那深深锲入沙窝中的一串深深浅浅的时光脚印;那夜风中静穆着的,一顶顶神秘的沙漠帐篷;那一具具洁白的遗骨,那长毛飘飘的骆驼队伍,那飘荡在荒原之上的悲怆的身影……在喜多郎的音乐声中,灵息吹拂,散发出一种永恒的魅力。

为完成纪录片《丝绸之路》的配乐,像个苦行僧一般清瘦脱俗、长发飘飘的喜多郎,先后穿越14个国家,走完从古都西安到罗马13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全程。在新疆和田,他背负沉重的录音器材设备,为捕捉大漠中的灵魂歌吟,走向40摄氏度高温的茫茫戈壁;在敦煌,他怀着一颗虔诚无比的心,与千百年来古人的伟大情怀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融合;在印度,喜多郎深深沉湎于佛教空无的大境与高妙的智慧……因为创作了不少与敦煌相关的音乐,喜多郎被中外敦煌专家喻为“最了解敦煌的人”。

有人说:假如用我们的心来听喜多郎的音乐,那感动的将是我们的灵魂。

日本著名导演玉井勇夫说:“喜多郎的音乐具有深切的优美,它的朴实已达到了真纯的境界。欣赏喜多郎的音乐,犹如面对无垠的世界和绚烂的艺术,令我们毫无牵挂地飞行在原始世界,遨游于浩瀚未来。”

□孙 江

责任编辑:赵海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