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山东|喜迎二十大,山东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创新突破

今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创新求突破”,在思想上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境界,工作中创新举措、创新平台、创新机制,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执着追求,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坚韧品格,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顽强作风,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昂扬姿态,自觉肩负起推动山东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命。

突破思维定式,传承发展齐鲁文脉

9月23日,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非遗展厅,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王艺霖介绍,非遗展厅建成开放后,迅速成为威海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大家普遍反映,非遗展厅充分展示了威海厚重的文化底蕴,生动呈现了威海独具特色的民俗与历史。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不仅项目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近两年来围绕非遗工作也推出诸多务实性举措,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新时代目标。

今年以来,山东非遗领域大事、喜事不断。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顺利举办,展示了齐鲁大地非遗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也调动了各方参与非遗传承的积极性。聚焦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地市和单位打造“河和之契”非遗工作品牌,目前成效初显,一方面盘活了全省非遗资源,另一方面为部分非遗项目找到连接市场的窗口。同时,结合“山东手造”工程实施,相关部门机构成立非遗研究院、非遗研究基地,挖掘项目背后的历史脉络,探寻时代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作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非遗节会之一,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今年8月在济南举办。山东创新主宾省参与机制,打破主办方“独角戏”策展模式,设大运河沿线山东以外7个主宾省,独立负责各自展区策展设计工作,充分调动主宾省主动性、积极性,7省(市)共128个非遗项目参与,创历届新高。

济南市商河县职业中专的刘岳超,爱上了鼓子秧歌。这项商河县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已进入当地中小学校成为校本课程。今年春节,刘岳超在家练习了一个假期。他盼望着疫情阴霾散去时,能再次和同学们一起走上泉城展演舞台。

近年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实施“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先后公布了56所“非遗传承人校园授课试点学校”,38个非遗项目进入课堂,参与学生近4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好客山东”新品

山东省青州市的桐峪里民宿没有淡季。9月22日,桐峪里民宿所在的桐峪沟村,秋风宜人,蓝天高阔。村民韩红艳一早就来到桐峪里民宿打扫卫生,收拾杂物,自2020年起,她成为这里的民宿管家。

韩红艳今年35岁,嫁到桐峪沟村近10年。刚结婚时,她在桐峪沟村附近的超市工作。后来,桐峪沟村的民宿生意越来越红火,她应聘来到这里,民宿开发公司给缴纳五险一金,每月收入相比以往也有增长。

山东九龙峪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边永胜介绍,近年来,公司投资1.6亿元,依托原有桐峪沟老村落及九龙峪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按照“观山水之景、亲田园之乐、做自在之事、享人生之趣”的设计理念,在保持原真性的同时,深入挖掘传统老村文化内涵,融合民宿、康养、休闲、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等多种元素,把闲置、破旧的老村打造成为极具乡土特色的桐峪里中高端民宿。目前共建设精品民宿60套,年收入达1200万元。

近两年来,山东注重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群众获得感相结合,围绕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目标,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创新打造文化和旅游业态,多个项目成为文化和旅游幸福产业标杆。

根据二十四节气和地方文化特色,齐鲁大地持续举办“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系列品牌节会活动,聚力打造乡村旅游节会品牌,全面增强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同时,山东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优化民宿发展环境,丰富旅游休闲业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引导乡村慢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山东省56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91个村入选第三批省级景区化村庄。截至目前,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已达3500多个,景区化村庄860个,7个典型乡村旅游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和“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今年7月,在济宁泗水成功举办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此外,山东创新证照办理方式,探索推行由公安、消防、文化和旅游等多部门联审联批运行机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