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时代征程下的科学家精神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当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面向众多青年科技工作者说出这样一句举重若轻的肺腑之言时,现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无不为之动容。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坚持与奋斗、传承与弘扬。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创新局面,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奇迹,积累了一笔又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

  从“对祖国母亲赤胆忠心,把全部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托起了民族的脊梁”的钱学森,到"倘若生命终结后可再生,我依然会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的核事业"的邓稼先;从“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的任新民,到“没有找到存在的证据,不等于找到了不存在的证据”的南仁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或许这正是新时代对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注脚。而新时代下的科学家精神,更是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责任与科技挑战。

  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整个大厅的人都在等待着一个消息,大喇叭里传来一声报告,嫦娥一号被月球抓住了。这时候整个大厅都沸腾了,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庆祝。我抱着孙家栋,我们两个老头抱着,真有点想大哭一场。我的内心感觉到激动、兴奋、喜悦,月球探测我们第一次就成功了,当时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被人们叫做“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回忆起嫦娥一号探月成功时的场景,他激动的像个年轻人一样,甚至能感受到他的热泪盈眶。

  对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来说,这只是他数十年科技历程中值得铭记但又是短暂的一瞬。了解孙家栋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他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数不胜数。每当他出现在发射场,现场的人们如同有了定海神针一般,有着无形的精神底气,用大家的话讲就是,“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

  如果说老一辈科学家艰难的科研经历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诠释科学家精神的高光时刻,那这些鲜为人知的工作细节与习惯,则是科学家们的精神内核。

  薪火相传,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内核。

  “核聚变研究这件事情绝不是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代人能够全部完成的。这需要有好的团队、好的领军人物、好的想法,同时也要有一批好的实干家,并且几代人坚持不懈、不计名利的做下去。”系列专题片《时代镜像II突破》中,对于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元熙院士颇多感慨。

  在专题片中,万元熙回忆了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科研历程,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不辜负祖国的期望。

  而对于另一位在“科学岛”上奋斗了40年的老岛民,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来说,他一直坚信,自己要坚持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从未想过离开“科学岛”。他认为要把生命中的每件事情变成快乐的事情,才能既造太阳,又晒太阳。

  在EAST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研究员看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核聚变的投入逐渐的加大,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蓬勃发展,现在的我们有能力去建造下一代核聚变工程,将我这一代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我们德宁所一个大科学文化,精神的一个传承。我们要一代代的把中国的核聚变事业推进下去。”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三代中国科学家接力“造太阳”,促使我国核聚变研究攀登世界研究的巅峰。这正是对科学家精神生生不息、砥砺传承的最有力地诠释。

  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的专题片《时代镜像II突破》中,节目将聚焦《天宫》《EAST》《中微子》等重大国家级实验项目,通过邀请科学家面对面讲述国之重器的诞生经历,探问科学家背后的奋斗故事与科学精神,在光影中领略中国科学家的风采,感受科技强国的时代脉搏。(宋雅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