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志玲到陈法拉:只有一种女人,永远是婚姻赢家

"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快乐的虫子


刚刚过去的2019年,娱乐圈的风月八卦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香港最后的童话许志安出轨,《太阳的后裔》男女演员双宋离婚,甚至对簿公堂;一度有着国民好爸爸人设的张亮也官宣离婚;曹云金和尚在哺乳期的妻子唐宛离婚;

一边是TVB演员陈法拉逃出豪门,和法国男友再婚;志玲姐姐大婚;郎朗新婚;李亚鹏被曝新恋情。以及离婚后的马伊琍在镜头面前,公开放话:“我仍然相信爱情。”




一波人从婚姻“坟墓”落荒而逃,寻找真爱;另一波人自以为爱的热烈,走入婚姻“殿堂”。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爱?已经到来的2020年代的爱情,又会不会死于艰难人生,或者一地鸡毛?

关于婚姻中的真爱,可能长辈们从来没告诉过我们,可是真相却触目惊心。



真相一:婚姻中的真爱,是自私的

无可否认,在婚姻中,永远只爱自己的伴侣,才可称之为“专一”。

要求男人永远爱你,对你来说是“专一”。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自私”行为,是对伴侣的要求。否则,你男人那么好,为什么不能让别人共享呢?

朋友珍妮,就遇到了这种困境。

她今年50岁了,和老公年龄相当。

偶然的一天,老公进去洗澡,手机没有锁屏,她看到了她的老公和一个陌生女人的微信,言语间很是亲热。细追下来,珍妮发现,和他有着20余年夫妻感情的丈夫已经出轨8年了。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她觉得犹如五雷轰顶。

第三者不过30岁,为了珍妮老公4年前离了婚。

“他那么大岁数也不嫌别人笑话,都当外公的人了还……”珍妮想不通为什么,身边的这个一向靠谱的男人忽然出轨,东窗事发后犹豫要不要和离婚。

这个男人对她哭着说,他舍不得自己的妻子,爱着妻子,却也舍不得为自己离婚、受万人唾弃的情人,爱着情人。


年少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像李逍遥在锁妖塔选林月如还是赵灵儿的困境,只会发生在电视剧里,没想到生活竟是如此。

婚姻中的真爱,如果有,便只能赋予一人,否则三角恋里,伴侣只会遭受遭遇背叛的痛苦,第三者却不能享受一份光明正大的爱,而婚内出轨的人,更容易两头不是人,自怨自艾,难以面对他曾经最在乎的两个人。三角恋里,从来没有赢家。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婚姻中的真爱,只能是“自私”的。



真相二:漫长婚姻中的真爱,会时强时弱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伴侣在结婚几年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

  • 婚前叫人家小甜甜,婚后连名带姓,喊人家孩子妈;
  • 婚前一定要抱着睡,婚后嫌弃没洗澡能把臭男人一脚踢下床;
  • 婚前从生日、情人节、七夕、圣诞节、元旦、春节再到儿童节,天天有惊喜;婚后一段时间,连结婚纪念日都可以忙着工作忘了。

求偶这件事,说白了和求职没啥区别:

  • 追求阶段,像试用期,热情高涨;
  • 到手之后,便渐渐有恃无恐;
  • 再过一段时间,会倦怠疲劳,热情减退甚至消散,想离婚或者离职。

没办法,就像陈奕迅所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总是有恃无恐。”

喜新厌旧是动物和人的共同特征。而人的独特智慧在于,大部分人会懂得感恩。表现在婚姻中,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

性学专家郭雅琦说:爱情有崇尚精神之爱(西方现象,婚前),也有崇尚现实之爱(中国特点,婚后)。精神之爱强调感觉,感觉没了,爱情就没了。而现实之爱更注重恩爱。有恩则有爱,恩断义绝。两者需要结合。在新的跨文化年代,需要整合,发展出新的爱情含义。

正是因为丢掉了“恩爱”这个中国传统,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的离婚。

悲观者认为,所有伟大的爱情故事都在婚礼中,或在葬礼中结束。而如果婚后不再狭隘地追求精神之爱,而加上恩爱的元素,进入恩恩爱爱的阶段,婚后真爱归于平淡的现象,或许也正是另一部分人追求的“细水长流才是爱;平平淡淡才是真”?

精神之爱,因为纯粹,所以易碎;现实之爱,因为现实,所以长久。新的2020年,可能夫妻更要秀“恩爱”。



真相三:谈真爱之前,先谈钱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就这个冬天,一个朋友晚上在朋友圈吐槽:本来是“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可是等到饥寒交迫到现在脱口而出:“我去你大爷的”……

物质基础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婚姻也不例外。婚后的真爱想要生存,没有金钱的滋养,那只能喝西北风;但是如果夫妻俩怎么协调花钱,又是一门学问。

一个闺蜜向我哭诉:“结婚10年,没花过老公一分钱,怪不得我没有过那种被人捧在心尖上的感觉。”常言道:“老娘再是富婆也想花男人的钱,因为花自己的钱是成就感,花男人的钱是幸福感。”

而且,钱,在婚姻中,更代表了一种付出的资本。

婚后生活那么多鸡零狗碎,大到奶娃、辅导作业、照顾老人、上班加班,小到一双臭袜子、没关上的冰箱门,稍有不慎都会是《裸婚时代》中刘易阳和女友相恋10年后离婚的经典台词:“我用了10年的时间才明白一个道理,细节打败爱情。”

2020年代的我们,能挣了更多的钱,更会和老公商量着花钱,鸡零狗碎会少一些,婚姻中真爱的寿命才会长一些。



真相四:婚姻里的真爱,不过是场等价交换

前一段时间许多人羡慕陈意涵被许富翔宠成了一个孩子:

刚到新的居住地,夫妻俩都在收拾大包小包的行李,陈意涵忽然一时兴起,想去玩,许富翔就爽快地说:“好,你去玩。”这种情况还有很多。

可是,还有被更多观众忽略的是,面对林心如说没想到她会嫁给许富翔(言下之意这样一个相貌平平的人)之后,是陈意涵在圆场,维护老公的尊严。

你看,就连陈意涵这个“孩子”,在婚姻中不可能永远是孩子,怎么也得当回大人,来照顾对方吧?

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了一种人际交往理论,提到人际互动中,人的心理状态会由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孩子)。

这种理论当然也适用于于夫妻之间。

可能许多女孩子婚前曾经期待的,自己能被老公永远地宠成一个孩子的期待,可能要落空了——因为这意味你的伴侣要永远当一个Parent(父母),即使你的老公是你寻寻觅觅来的“真爱”,那“真爱”也不过是有脆弱、需要依靠的人啊,一直当个要照顾别人的父母,真的不会累吗???

在婚姻中,你和你的伴侣,只能像搭档一样交替被宠爱。婚姻中的真爱,只能是一场Adult(成年人)的游戏。想被永远宠成孩子的人,现在就可以退场了。



婚姻可以逃避真爱,但是你不能

既然真爱有这么不完美,索性就不结婚或者离婚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生活听起来很爽,可是大部分人还是陷入在马斯洛的5种需求层次理论中无法自拔:其中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便是love and belonging needs(爱和归属的需要)。

或许,并不是人类选择去爱,而是不得不爱。

正如《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言,人生来便有自私的基因,自私使人相互远离,遑论真爱。可是这本书在结尾提到,人类又是如此聪明,懂得合作才是人与人互利共赢的最优解。合作便带来了人和人的相互吸引,依赖,故而演变成真爱。

在这个肉体在现实中尚且无法安身的时代,谈论灵魂上的真爱显得奢侈。而且,关于真爱的论调,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计算方法:


地球上有77亿人,去掉一半的同性,还剩38亿人;

去掉一半的已婚人士,还剩19亿人;

去掉其他年龄段的人,还剩约2亿人;

去掉你这辈子不可能见到的人,还剩约1万人;

去掉和你看不对眼的人,可能还剩10个人;

去掉中间可能会遭遇意外的人,剩下的这个人,是你现在旁边躺着的丈夫吗?


或许,命中注定的真爱只是虚幻,现在热炕头上的自己老伴儿才是真真切切地“爱人”。

真爱一词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确实每一个凡夫俗子通过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婚姻里的真爱那么现实,自私却又充满算计,可是人总是在博弈中相互妥协,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成全夫妻情义。

2020年代的爱情走向,我赌夫妻“恩爱”。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