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末年之战乱,看曹操用人思想的实践和突破

"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种的人,曹操举魏种孝廉,对他青睐有加。

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

曹操东征徐州,吕布乘虚入侵曹操根据地,兖州。当时兖州绝大多数郡县都背叛了曹操,而当年被曹操举孝廉的魏种,没有背叛他。所以,曹操对魏种的这一行为是感激的,说出了“只有魏种不抛弃我”这样的话。这句话中,不难体会出曹操对魏种的亲切态度。然而之后,事情发生了倒转。

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擒种。

“及闻种走”,是说魏种弃曹操而去。其缘由不得而知。但对这件事曹操非常愤怒,且撂下狠话:“除非你逃到胡、越这种天涯海角,否则我绝不放过你。”且不久后就活捉了魏种。至此,曹操对魏种的态度容易明白:伤心加愤怒。但曹操接下来的做法,就有帝王之气了。

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在愤怒和才干面前,曹操选择了后者。换句话说,一个人背叛了曹操,曹操会因其才能而原谅此人。这,就了不起了。汉末三国时期,能在这方面与曹操比肩的,恐怕只有刘备。至于孙权,想想他晚年对陆逊做的那些事吧。曹操和魏种这件事,是他对人才所持态度的最好例证。

曹操,是魏晋时期第一位在用人方面,对前世有巨大突破的人。而在他之前的时代,用人思想并非如此。谈用人思想,就不得不从意识形态入手。秦汉以降,思想意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有一个变化最为重要,一句话概括:东汉时期,是儒学士大夫阶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以神意解释为走向的今文经学地位,已逐步被以历史解释为走向的古文经学所取代。而经学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实践,当然,也包括用人思想和实践。

今文经学,是两汉时期儒家经学一个学派。其尊崇孔子,将六经之所作全部归功孔子。将孔子删改的六经,看作是对后世的巨大贡献。而刘歆所提古文经书,就成了伪作。在对政治问题的观点上,今文经学家为大一统帝国及君王统治之需服务,并提出符合王朝利益的政策观点。

今文经学之渊源,要追溯至始皇帝。秦始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在王朝创立初期,由于统治需要,他不得不推行一些能够满足现实需要的政策。例如,秦始皇为统一新建王朝的思想,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谐守慰杂烧之。

秦始皇之所以采纳这一建议,并非他真的希望如此,只是处在他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格局和角度与普通人完全不同。秦朝创立之初,百废待兴,帝国之内问题很多,秦始皇延续了他在灭六国时期一以贯之的实用主义思想,将其用在了文化建设上,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在普通人和后人看来非常极端和不能原谅的事,然而,这实在是对秦始皇的莫大误解,实在是要为他平反的。

秦朝、西汉以及东汉初年,今文经学维持了它的地位,但东汉初年后,古文经学崭露头角。所谓古文经学,是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经书,是秦始皇当年没有焚烧掉的经书。比如,始皇焚书时,有一些民间儒学者,藏匿了一些当时违禁的经书,这些经书从而得以保存。古文经书和今文经书在许多方面都不一样。例如,古文经学崇奉的不是孔子,而是周公,将孔子描述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先师;同时,他们推崇今文经学家反对的刘歆和贾逵这些人。

这一思想转变,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就是对待人才的态度。古文经学之思想,对东汉王朝筛选人才方面,有着巨大影响。由于古文经学,东汉中后期兴起的清谈、清议,以及对大儒背书的追捧,形成了当时对人才和用人制度的大风气。

例如,曹操在青年时代,也不能不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当时,他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也不得不去找大儒背书。

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世语》中记载:

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可见,在曹操年轻时,如果想被发现,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有名人背书。


但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却与当时的主流思想天翻地覆。《曹操集·求贤令》载: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说明曹操的用人,已经彻底摒弃了“名声”这一要素,他看重的,只有才能。曹操的《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记载到:

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行之,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甚至能接受不仁不孝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再次证明了他对人才的唯一要求是:有才能。曹操这样对待人才,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天性爱才,二是他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人认为,两种思想曹操都有,但第二种思想要多一些。

首先,曹操天性的确爱才,这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例如,曹操对郭嘉的态度。郭嘉之才,之前文章分析过,主要在其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勇气方面。郭嘉去世很早,曹操一直为这件事深感悲痛,晚年还时长追忆郭嘉,这就是发自本性的了。再如关羽,关羽的才干,主要在其勇敢和义气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曹操也是发自内心喜爱关羽的才干,而不仅仅是想用关羽。所以他才想尽办法要把关羽留下来。

但曹操恐怕更善于随机应变。这一思想,在他整个人生实践中的方方面面都展现无遗。例如,他的军事天才,他对时局的判断和决策,以及,用人。

“治世尚德义,有事赏功能。”曹操在他的用人实践中,完美践行了这一真理。汉末乱世,军阀混战,如果再秉持治世用人的规矩,注定没有好的结果。治世用人,如上文所述,两汉之际,在乎才能,更在乎名声和德行。这样一来,许多有才无名,或有才无德之人,或有才但社会地位低下之人,必然要被淘汰。果真如此,那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几乎无一人能幸免,因为这些人,出身都不高贵,也都没有很高的文化,有的也只是勇敢。相反,曹操不拘泥于这些,他秉持了乱世用人的哲学,将“实际效果”这一重要思想,贯彻于人才的使用中。

为什么说,曹操不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爱才之人,而是随机应变的能手呢?因为曹操中晚年的一些举动。曹操中后期,除掉荀彧,除掉毛玠,等等,重点都落在了时局上,而不是人才上。若论才干,荀彧已达相国级别,但他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曹操前进的路,而那时的曹操,已不是最初起家的那位离不开荀彧这种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君主了,那时的时局,已经变了。所以,曹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了适合于那时的决策。毛玠,也是如此。

所以,曹操的思想里,有一个非常根源的特点:。“文王望道而未见,是真见矣”这句话,我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形容曹操。悟道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拘泥于一时一事,不以固态僵化的思维去理解问题,看待问题,而是根据世事的千变万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

参考资料:

[1]《史记》

[2]《春秋》

[3]《后汉纪》

[4]《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崇尚礼学》,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

[5]《曹操集》,曹操

[6]《举贤勿拘品行令》,曹操

[7]《三国志》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