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底”意识将扶贫进行到底

《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干成事、干大事好比掘井,唯有掘到泉水,才算完成、才叫到位,否则就成了废井。显然,泉相对于井而言,就是“底”和结果。对扶贫工作而言,同样需要找到方向和目标的“底”。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兑现之期。扶贫进军到最后关卡,成效、实业、结局、战绩都要经得起党和人民、历史和实践的审问。那么,扶贫考验和评判的标准底线在哪?答案肯定是“两不愁,三保障”这条硬杠杠。事实上,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各地无数扶贫干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毅顽强,取得了傲人可喜的政绩,“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

但关于脱贫退出质量评价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人为拔高标准,远远超出了基本原则,加重了地方负担,曲解了扶贫脱贫精神的真谛;二是数字脱贫、材料脱贫等虚假把式,将脱贫工程沦为形式主义,质量不高、水分不少。这两个问题在个别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要么“涨水”、要么“缩水”,擦拭了扶贫标准的“底”线,也切割了扶贫的原则性与政治性、严肃性。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扶贫本身是一项任务巨大、复杂无比、困难艰险的工程,加上越到最后越是深度贫困。因而,少数地方和个别扶贫干部满足于暂时的胜利,面对极度“硬骨头”和需要“跳起来摘桃子”的困境,却滋生麻痹大意、骄傲松懈等不良状态,无视“全胜”的最终结局。从某个侧面来看,正是没有“掘井及泉”的“底”意识。由而,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躺在“功劳簿上”成了另一种名副其实的“等靠观望”派。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那么广义上的扶贫脚步也是永不止步的。且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永远是党员干部追逐的使命与初心、价值与情怀。须立足当前的庄严承诺,跑好扶贫脱贫“最后一公里”和关键一棒,将之进行到底,向党和人民、历史和时代交一份彻底、实在且高质量的扶贫答卷,这是当下最要紧、最根本的头等大事。

(作者:段官敬,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