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历史回顾

□林颐

《启蒙:思想运动如何改变世界》是美国普利策奖及国家奖获得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代表作品。该书主要围绕英法美三国的启蒙运动进程,分析重要思想家的论述,结合历史事件来讲述,通俗易懂,叙事清晰,适合入门。

全书从引言《启蒙运动的革命性》入题,第一章《观念革命》确立基调,经历十七世纪至今波澜起伏的历史变更,直至第十三章《变革》归纳完结。引言说道:“只要人还有提升的空间,只要哲学家所说的‘人的可完善性’仍然存在,启蒙运动就仍将在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人类不断进步的先决条件。”可视作全书的基本论点。

第一章分述了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洛克这几位思想家的成就:霍布斯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的力量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的自我救赎;笛卡尔首次将人及其思考能力置于哲学与科学的中心,同他的怀疑论一道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决定性的推动力;斯宾诺莎坚信关于人的真理最终将给人以真正的自由,批判性方法与高密度的推理是其两大法宝;洛克的经验主义方法论与其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思维模式的理解紧密相关,并以社会契约论动摇了君主专制的存在基础。这些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反对基督教的统治、质疑君权神授的合理性,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理性能力的深刻认识和运用。

启蒙运动最初是“观念革命”,随后被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改造,从而体现为构成全书主干的英法美三国的近代历史进程。三条道路殊途同归,却又通向不同的方向。

法国先后涌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启蒙哲人;弗朗西斯·哈奇森、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等思想家的学说发散成为英国的政治文化;在大洋彼岸,富兰克林、杰斐逊和麦迪逊在北美大陆上也掀起了一场旋风。启蒙思想家积极探索启蒙之路,挣脱权威的束缚,开启民智,促使人类走出被奴役的蒙昧困境,争取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自由的新人。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引发了强烈的惊惧;英国实现了大资产阶级与君主的妥协与联合;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并且制定了三权分立的立国纲领。受启蒙思潮影响的英法美三国的变革与革命,建立了全新的世界秩序与运行逻辑,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角度重构启蒙运动的进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剔抉爬梳启蒙哲人的经典文本和研究文献,分析人物及其论著与思想,指出各自学说的一些缺憾,也分析了英法美经验的得失成败,为全书的论点提供了翔实的论据,但是,为了普及牺牲了深度是很可惜的,停留在叙事的表层而缺乏进一步的思考。有些思考是必要的。比如,对启蒙思想的整体反思。启蒙运动打开了有关“人的权利”的追求,并且积极地把这种思考政治化,它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严重的缺陷。

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与科学在人类精神活动和社会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自始至终的目标就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里如此说道,然而,他接着说,“这个彻底启蒙了的世界却笼罩在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霍克海默指出,启蒙蕴含着现代性的两难:勇敢与恐惧、自由与支配、科学与巫魅、真实与欺诈统统纠缠一起。启蒙的原则要求打破偶像崇拜,解放知性,使人们获得自主的地位。可是,知性解放所开展出来的“自主性”还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霍克海默所批判的工具理性,“人类为其权力的膨胀付出了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不断异化的代价”。

在讨论“启蒙”这个命题之时,任何作家都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历史,它必须与当下,与我们正身处其中的世界的图景联系在一起。在盘点启蒙运动的遗产之时,我们应当考虑它对塑造现代社会产生的多重效应。在理性发达、科学昌明的现代世界,人类为何并没有像当初启蒙思想家所预想的那样全面摆脱蒙昧状态呢?一方面,我们应当重新思考人的自主性的可能与界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存在不受理性与科学接纳的力量,这些力量的影响力与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应当重新思考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

在全书展示的启蒙图像里,德国只占了小部分,这损害了对于启蒙运动的全面认识,显得不够完整,仿佛拼图缺了一大块。1784年,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的文章中说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的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个“启蒙运动”的定义非常有名,可以说是高度概括的纲领。

那么,作者为什么丢开德国而只讲述英法美呢?我以为,这是因为作者所抱持的美国立场。美国革命的进程与法国、英国的政局紧密相关,三个国家的启蒙思潮共处在一种相互波动的明显影响范畴,德国与美国在18世纪的交往相对要有限得多。作品基本抛开德国的做法,以及作者对美国的过度颂扬,显示了作者的实用态度,也导致了作品视野的狭窄。

作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启蒙哲人出身于平民阶层,启蒙运动改变了精英文化和社会,改变了近代以来的人类身份认同。最后一章说道:“我尤其相信,对于人数不断增长的美国穷人而言,只有教育才能帮助他们获得权利与公平,或者说经由权力而实现的公平。因为有了教育,我们便可以通过启蒙而非诉诸暴力革命实现平等。”这段阐述体现了启蒙所牵引的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观。启蒙是哲学思考,是政治实践,也是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还是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作为有限而自主的主体,人如何能追问其命运和生命的意义呢?在目前而言,教育是最有实现可能的渠道,这是启蒙运动给予现代世界的最重要的积极遗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