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缓后,“心理重建”不可少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趋缓,确诊病例“清零”的地区越来越多,复工复产的步伐越来越快。专家指出,疫情之下的压力和恐慌,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会带来紊乱,使很多人陷入“心理危机”状态。随着复工复产,很多人可能会遭遇新的心理困扰。

在疫情趋缓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心理重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陈虹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文庆。

陪伴支持,助其做出行为改变

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到复工复产阶段。如果身边人有心理困扰,我们如何给予安慰和帮助?

陈虹:让被帮助的人感觉到自己被关心非常重要。所以,可以告诉对方:我是你的好朋友,或我是你的铁杆闺蜜,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说。耐心地听他们讲述遇到了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等,让他们说出什么事或什么人令其感到不舒服。有人聆听,他们会感到被理解。他们讲的话,讲的事,一定不要转述给别人(除非万不得已,比如对方有自杀倾向),更不能当成笑话四处张扬,一定要让被帮助的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感受到心理支持。

吴文庆:要了解他们当时的感觉和心情具体如何,并问问这种感觉或心情持续多久了,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沟通怎么办。要用积极语言给被帮助的人传递希望,让他们觉得“这个坎我是可以过去的”。比如可以跟他们说,“我看你好多了,没事儿了吧”,“走,和我打球去(我请你吃大餐)”,“你比我强多了,轮到我早不知如何是好了”,“你已经非常棒了,一定会克服的(一定会过去的)”……用鼓励的话语抚慰人的心灵,减轻人的内心不适之感,给人带来欢娱和希望。

记者: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但疫情过后,同样不可忽视。疫情减轻以及复工复产后,如果发现他人看上去像有心理问题,我们能做什么?

陈虹:疫情之后,如果发现有人情绪不高、不快乐、不合群、有时发呆、老说“烦”、还特“懒”,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时要注意了。要关注他们,给予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心理重建,支持他们做出行为改变。

我们可以先听他们讲讲什么原因让其不爽,为什么这个事让其不适。如果好几件事都让其不舒服,最困扰的事是什么。要对他们现在的状况表示理解,可以告诉他们,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是这样,所以他们的身心反应是正常的,使他们觉得自己和他人是一样的。然后,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接下来有什么想法,可能会有什么应对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这个现实等,比如:你有什么打算?有什么想法?最想做什么?下一步从哪里做起?我能帮你做点什么,缓解他们内心的不适感。

吴文庆:还要给予对方一定的陪伴支持。我们应该多陪陪他们,比如一起吃饭,一起到花园里或操场上疯一疯,一路一起回家或一起购物等,让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慢慢产生兴趣,提升他们的快乐感和自信心。

设计未来,恢复正常生活

记者: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回归正常生活。与这些治愈患者相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吴文庆:如果需要与患病治愈的人有接触,我们尽量不要当面拒绝,而是该打招呼打招呼,该合作就合作,该吃饭就吃饭,该玩就玩,不要显示出取笑、哄闹、歧视、疏远等,不必特殊看待他们或议论他们。相信医学,相信政府,既然已经出院,或者复工、复学,说明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健康的。

陈虹:人都是有自尊的。感染病毒并患病本身就是经历了一场危机,治愈之后内心多少会担忧和恐惧新冠肺炎的后遗症,以及被同事、同学、友人冷漠或难堪,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自己先做到不对他们冷漠,有机会的时候也会劝周围人不要冷漠。他们在做事情、学技能、办公、学习等方面可能并不需要帮助,但从心理方面有被帮助和被理解的需求。我们能做的就是主动跟他们说说话,比如可以对他们说:“没事的,已经好了就没事了。”

如果劝说之后对方还处于原来的情绪中,我们可以先离开一会儿,给他们一些自己调整的时间,相信他们可以恢复过来。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不同,所以恢复的时间长短各异。

记者: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危机事件,人们的心理一般会有什么诉求?怎么应对?

陈虹:遇到危机事件,人们首先一般都会想提升确定感和控制感,能够主动控制和支配时间、空间和事物,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也就是减少恐慌,增加安全感。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总体都在控制中,这一点,人们的愿望初步实现了。

我们要扩大与社会的接触,获得来自多方情绪情感上的支持、物质资源方面的援助和精神信念方面的帮助,更多地感受社会群体、同伴、家人,甚至陌生人的友爱互助以及亲密关系,尽快摆脱无依无靠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从国家、社会、群体到个人都在尽全力,实现着人们增加社会连接的愿望。

吴文庆:大型危机之后,人们渴望重新设计未来,恢复正常生活。很多人在经历了处理危机、亲历一线之后,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意志上的磨砺、能力上的提高,从危机中找到蕴含的机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