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迷痛失“老潘”!曾18次访华的86岁波兰音乐大师走了

undefined

据波兰媒体消息,3月29日,波兰著名作曲家、指挥大师克利斯多夫·潘德列茨基在克拉科夫去世,享年86岁。

“在经受了长期的病痛折磨后,古典音乐界的世界级权威、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离开了我们。”波兰文化大使馆在推特上表示。不少网友和音乐人纷纷表达悼念:“去年潘德列茨基携安妮·穆特在东艺演出实况依稀浮现,原本今春潘德列茨基将莅临申城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自己的这部成名作,不想上天无情……”

undefined

潘德列茨基1933年11月23日出生于波兰东南部克拉科夫附近的登比察,童年时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20岁那年,他开始了音乐创作,也从此开始了传奇的音乐生涯。26岁在音乐学院毕业时,潘德列茨基因参加波兰全国作曲大赛包揽了三个奖项的第一名而大受关注。他是20世纪先锋乐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弦乐合奏《广岛受难者挽歌》《圣路加受难曲》和《波兰安魂曲》等,有“当代贝多芬”“20世纪最后的作曲大师”等美誉。

undefined

他是中国观众的老朋友了,乐迷们给可爱的老人家起了个亲切绰号“老潘”。从1997年首次访华至今,老潘来往中国已达18次。谈及对中国的印象,他风趣地说:“以前是很多很多自行车,现在是很多很多汽车。”对于中国音乐氛围的变化,他深有感触。首次访华时,大家对欧洲前卫音乐的认知还很少,“中国人非常聪明,他们几年内学会我们花了50年完成的前卫艺术。”多次与中国乐团合作,老潘认为国内的几个大乐团已经成长为国际乐团,能很好领悟他作品的内涵和他指挥时的用意,“和中国音乐家合作是十分愉快的事情。”

undefined

潘德列茨基做过很多惊人的尝试,经常要求乐手用非常规奏法在常规乐器上奏出新式音响,微音划奏和密集音簇是他的标志性特点。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起,他的中后期作品渐渐淡去了先锋意味,转向了“保守”、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风格。

undefined

他的创作交响乐、涉猎电影配乐、剧院风格,早年创作的具有冰冷前卫感的电子乐曾令许多好莱坞导演痴迷,《驱魔人》导演威廉·弗莱德金、《闪灵》导演库布里克都在电影中用到其作品。之后他又回到后浪漫时期的音乐创作,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失乐园》和第二交响曲可窥见他的兴趣所在。

undefined

“我的风格一直在变化,因为我不是墨守成规的作曲家,不愿意重复自己,总希望尝试新东西。”上世纪60年代,他写歌剧,因为感触于当时歌剧语言受到的限制,他又转向其他。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又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潘说,他每十年会将自己的作品轮回创新一次,进行回顾和重新创新,“如果你问我的风格,那就是我一直在探寻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这点从未改变过。”

综合自“艺绽”“音乐周报”公号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