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怪枪”,日本百式冲锋枪,太寒酸,没有之一

百式冲锋枪作为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冲锋枪,由于日本人因循守旧的作战思想,而成为了士兵们的麻烦。该枪全长约900毫米,装弹量为30发,射速700发/分,安装有刺刀,采用自由枪机原理,仿照德国MP-34冲锋枪,十分容易走火。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尽管在工业水平上比当时的中国强大得多,但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日本陆军的轻武器十分落后,除了几种轻机枪以外,没有几个是自动武器,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有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甚至连中国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也装备了不少先进的欧洲产自动武器。其实,日本人也曾想装备普及化的自动枪,百式冲锋枪就是其中最鲜为人知的尝试。

1935年,侵华日军在实战中领教中国军队冲锋枪的威力后,方才开始试制冲锋枪。当时是由中央工业公司的南部枪械厂具体负责这一工作,试制人员将其称为南部式冲锋枪,其弹夹可放置50发子弹。弹夹呈弧线形,插在枪的下面,其形状类似香蕉。

随着试制工作的进展,弹匣逐渐被移至左侧面并呈水平状,这与后来的英国司登冲锋枪很像,这是为了卧射时更方便,这一设计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最后该枪于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纪年1000年,所以起了“百式冲锋枪”的名称,于1941年2月起装备部队。它共分为前期型、后期型和折鲞枪托型三种,产量分别是1000、1万和数百支。

百式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由于该枪始终处于没有保险的开膛待机状态,因此走火的危险很大,其枪机组件仿照德国MP-34冲锋枪。该枪全长约900毫米,枪管长280毫米,枪重4.2公斤,装弹量为30发,射速700发/分。

百式冲锋枪的三种型号均装有双脚架,其准星是切线型的,从50-600米之间,每50米的射程为一个刻度。从这一角度也不难看出,当初日本军队主要是想以其来替代轻机枪。到后期枪身下不再装有刺刀柄,而是直接装在枪头部位,准星也变得更为简洁并予以固定,双脚架也被取消了。

与此同时,弹匣也变得更加结实,当然因此也就无法与早期的冲锋枪互换弹匣。这种后期枪型也可称为实战型,它主要是为了使生产工序更简单。最后的折叠枪托型是将早期的枪托在冲锋枪的结构后端形成折页式可以对折,主要配备日本海军的空降部队。所有类型的冲锋枪在外观上的共同点,就是枪身外附有散热孔。

百式冲锋枪还安装了刺刀,这在其他国家的冲锋枪中也是很罕见的。因为与步枪相比,其枪身较短,开始还曾考虑加长枪身,但最终并未采用,于是便在枪身下装上了刺刀柄。设计冲锋枪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纷飞的弹头和连续击发所产生的火焰给对方以威慑。但日军却总是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装上刺刀,由此也不难看出日本陆军对白刃战的执着。

百式冲锋枪主要装备海军陆战队、伞兵和骑兵的护卫队,还是实验性质的。

第一次正式作战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对印尼巨港油田的伞兵突击,但是此时伞兵用款式尚未正式配发,伞兵仍然无法在降落时携带冲锋枪而是必须在降落后捡拾空投下来的武器箱,作战中日军伞兵来不及回收武器箱就以手上的手枪以及手榴弹直接对荷兰部队突袭,因此百式冲锋枪的实质效益并不明显,随后伞兵部队因为战况陷入胶着而没有投入作战。

第二次比较明显的作战为冲绳战役期间由伞兵部队所进行的义号作战,突击队大量装备了百式冲锋枪作为单兵标准武器,作战中突击队虽然成功的瘫痪美军机场3天运作,但是整场作战中美军仅伤亡20人,突击队却死亡50人以上。百式冲锋枪的火力在这场作战中造成不成比例的损伤,为其威力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适合装备冲锋枪,所以一直没有将冲锋枪列为步兵标准武器。其原因有二:

一是日军战术严重落后,还认为步枪打得准,所以宁可保证步枪和弹药的质量(其实连这个也没有做到),也不浪费宝贵资源造冲锋枪(冲锋枪对弹药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步枪,而且不及步枪准。

二是日本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加之百式冲锋枪价格昂贵,是三八式步枪的三倍,大体相当于一挺轻机枪的价格,并不适合大量生产。和日军正好相反的是苏军,苏军二战时的冲锋枪产量最髙,使用最广泛,前线的步兵几乎都放弃了步枪而改用冲锋枪。原因也很简单,苏军对德作战是靠人海战术和武器数量优势,需要不间断的用新兵补充战场损失。所以苏军士兵接受的训练时间很短,不可能去花时间练习枪法。而且对新手而言,冲锋枪要比步枪好用多了,制造过程也不那么讲究,因此非常适合苏联的国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