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鱼雷的研制比导弹还困难,是真的吗?

重型鱼雷的研制难度确实非常大,不过是不是一定就比研制导弹更难这个不好说,因为不同类型的导弹其研制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洲际弹道弹道,这玩意同样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三哥的“烈火”好不容易弄出来了,结果在射程和精度上却还是十分感人,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布朗运动弹”,至于重型鱼雷也一样,现在有能力研制的国家不会很多,下图是北约国家现役的部分533毫米口径重型鱼雷:

▲北约部分重型鱼雷

图中由上至下分别是意大利的“黑鲨”(跟法国一起研制)、美国的MK48、英国BAE公司的MK24、意大利的“白头”公司的A.184以及德国的SUT和SST4,除了以上这些国家的重型鱼雷之外,还有我们国家的“鱼6”、俄罗斯的53型、65型、日本的89型(G-RX2),至于五常中的法国,则是和意大利一起研制了“黑鲨”重型鱼雷,本来是法意德三个国家一起研制的(重型鱼雷的研制难度大、研发成本高,合作研制更加划算),不过后来德国自己跳出来单干了,法国也由于经济的问题也曾推出一段时间,不过后来又重新加入了,最终和意大利弄出来了“黑鲨”,从上面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信息,比如:

1、能研制重型鱼雷的基本上都是工业化底子很厚的国家,比如美俄中英德意日法;

2、独立研发重型鱼雷的成本很高,除了技术因素外,经济上的投入也非常大,从德意法三国抱团研发重型鱼雷就能大概看出来!

所以,重型鱼雷的研制难度确实很大,并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造出来的,没有雄厚的工业体系支撑,根本就没有资格涉足这个领域,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能造重型鱼雷的国家就那么几个了,因为就这几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实力,基本上就代表了人类目前的科技发达程度了,言归正传,重型鱼雷的研制难度通常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个人认为大概有这几点:

1、体积不大;说是重型鱼雷,其实直径也不过半米多,长度在六七米左右,但是里面却需要装进很多东西,比如燃料、动力系统、战斗部、制导系统等,还要爆炸起码几十公里的射程以及四五十节以上的速度,也许我们可以直接把重型鱼雷想象成一艘小型潜艇,各种配件小型化后装进鱼雷里面!

2、工作环境更加恶劣,鱼雷通常需要在几百米深的水下巡航或者打击目标,而这种深度下的水压是非常大的,所以对用来制造鱼雷的材料要求特别高,这个大家可以参考潜艇,了解一下潜艇的制造难度有多大!

3、由于是在水下工作,鱼雷的动力来源一般采取电动或者燃料驱动,不过重型鱼雷对射程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是采取以燃料驱动的热动力方式,而燃料的选择就是个问题了,比如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事故,就跟潜艇上的鱼雷燃料过氧化氢有关!

4、水下的通信难度更大,在空气中可以直接使用电磁波通信,但是寻常电磁波能量在水中的衰减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水下对目标的探测、定位通常使用声呐,但是其难度却比陆地上使用雷达、红外等导航手段更高!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重型鱼雷的研制那么难的原因,因为需要考虑到的东西太多了,不仅仅对材料的要求很高,各种技术的整合也不能简单地以陆地武器的思维去考虑,也许我们可以把重型鱼雷的研制难度理解成研发一艘微型潜艇,单单是里面各种设备的小型化就够人头疼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