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摆脱困难,重回战场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NASA的火星探测任务似乎已经前景黯淡了,不过现在,事情突然出现了一些转机。

图:洞察号着陆器 2019.09.23

“洞察号”着陆器最初被送往到这颗“火红星球”的目的无非是:在火星原有地形上打一个16英尺的孔,然后测量地表下的热量。但是才钻了14英寸之后就出现了个问题:内置热探头的钻子——“鼹鼠”没法再继续钻了。

这个问题就硬生生从一开始,直到月初,NASA想出了新方案。办法就是用洞察号着陆器的金属铲先填充上这个14英寸的洞然后作为“鼹鼠”的支撑,在它向下钻孔的时候压住它。

整个方案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地下储水层是大量的土壤,而不是岩石堆积而成的。这样一来,铲子就可以帮“鼹鼠”在挖的更深的时候,不让它来回弹来弹去。这样的话压力就是一直向下的,NASA也希望通过这样来冲破这片坚硬的土地。

这样也似乎真的起作用了,因为NASA已经证实,“鼹鼠”已经又一次开始移动了。前一周,“鼹鼠”又向下挖了2厘米,听起来可能没有多少,但是NASA还是称这一进展“意义非凡”。

“自从这以来,‘鼹鼠’已经在三种不同场合撞击了220次”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安德鲁·古德在机构网站上一篇文章写到,“从飞船上的相机传回的图片显示,‘鼹鼠’正逐渐向地面推进。让整个团队看看‘鼹鼠’能走多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以及撞击。”

即使进展这么小,也有很大的收获。起码可以获知的是,那些组织“鼹鼠”前进的,甚至可能导致探测任务全盘皆输的,紧密连接包裹的地下物质,是土壤而不是岩石。虽然现在也还不是完全成功向,但至少工程一直在向前推进。

“在机械臂的帮助下,鼹鼠又可以继续挖洞了,希望我们能继续挖掘下去”

NASA已经开始研究额外的策略,从而让不配合的鼹鼠重新开始工作。如果进展再次止步的话,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土堆在鼹鼠身上,这将产生“增加质量来抵抗鼹鼠的反冲”的效果。

参见:NASA为艺术家们创造了一个免费的“CGI月球工具包”

另一种方法是用铲子压住鼹鼠的顶部,把它压得更深,尽管这样做也有风险。“鼹鼠”通过用一种能够提供动力并移动数据的敏感拴绳与“洞察号”着陆器相连。

当然,资年初以来,任何停滞不前的任务哪怕是有一点进展对NASA来说都是好消息。我们只需要等待,看看这一小部分进展能否转化为有用的数据。

相关知识

洞察号(InSight)是一颗用于研究火星行星内部结构的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着陆器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洞察号名字来自其全名“运用地震调查、测地学与热传导对火星内部进行探测”(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缩写简称InSight)的首字母缩写。

图解:洞察号的背景摄像机(上)和仪器部署摄像机(下)传来的首张火星表面照片。上图中的黑点是洞察号着陆时扬起的尘土

洞察号的任务是将一个装载有地震仪及热流侦测器的固定式登陆载具发射到火星表面,这个固定式登陆器SEIS是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生产,并利用德国航空太空中心(DLR)制造的HP3热传感探头来测量火星地质结构的导热,以此研究火星的地质演化。这可以带来对太阳系的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新认识。为了降低洞察号的成本和风险,洞察号将使用与2008年登陆火星的凤凰号相同的设计和技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