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提琴家斯特恩与哈尔滨的十年情缘

龙头新闻记者 李琳

哈尔滨被誉为“音乐之城”,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在西洋音乐传入哈尔滨的过程中,犹太音乐家们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上世纪上半叶,曾有大批犹太音乐家活跃在哈尔滨的音乐艺术舞台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小提琴家赫尔穆特·斯特恩就是其中一位,192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他,10岁随父母来到中国,在哈尔滨度过了十余年的时光。1948年离开后,他始终心系留下了美好年华的“第二故乡”,1979年起曾数次来哈进行音乐交流、捐赠音乐器材等活动。德国当地时间2020年3月21日,斯特恩在柏林去世,享年91岁。

为了缅怀这位家乡的故人,记者采访了音乐理论家刘学清,听他讲述了斯特恩与哈尔滨的难忘情缘。

少年斯特恩

9岁因音乐天赋获赠小提琴

10岁随父母从德国流亡到中国

刘学清向记者介绍,斯特恩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钢琴演奏员,父亲是声乐教师,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弦裂》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启蒙教育:“5岁开始学习钢琴,母亲给我上课,我进步很快。上学时我已9岁,有人提供了一把小提琴,要捐助给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我有幸被选中。父母决定请母亲的一位女友给我上小提琴课,她是一位著名教授最好的学生。”

1938年,为了躲避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母亲找关系,与哈尔滨的一家剧院签订了工作合同,于是父母便可以借此机会带着斯特恩流亡中国。聪明的斯特恩带上了他的小提琴,就是这把琴后来成为他们一家在流亡中生存的重要工具。他们一家先用日本签证,再改签中国,辗转意大利、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才到达中国上海,之后来到哈尔滨。到哈尔滨后,斯特恩就在“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读书,同时专门学习小提琴,回到家还要与母亲学钢琴。

斯特恩与父母在哈尔滨

斯特恩一家最初的住所是在上游街41号院一座木结构小楼上,一开始靠犹太人救济会的救济过活,每天三顿饭都从家走到犹太人银行去吃。后来,父亲给人教声乐课及手风琴课,母亲做钢琴老师。一家人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搬过好几次家,在中国三道街(今西三道街)13号三楼、兆麟街69号、新阳路工人文化宫附近、曲线街(原瓦街)81号都住过。

天资+名师造就非凡技艺

经历颠沛流离终登艺术巅峰

斯特恩在哈尔滨师从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特拉赫金伯尔格,以严厉著称的这位名师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他在《弦裂》中自豪地写道:“我的老师特拉赫金伯尔格,原来是圣彼得堡玛丽津斯基剧院的首席小提琴,在哈尔滨和别人共同建立了交响乐团和音乐学校。”

为了补贴家用,斯特恩小小年纪就努力赚钱,利用课余时间给俄国芭蕾舞剧团演出伴奏,演出结束后,为了节省几个铜板,深夜步行回家。他还经常在街头巷尾给举办婚礼的新人演奏助兴。就这样,他一边打零工,一边刻苦练习拉琴,天赋加上名师的点拨和严格要求,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提高很快。在哈尔滨生活六年后,斯特恩举行了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

斯特恩

刘学清告诉记者,斯特恩从10岁来到哈尔滨,到离开时已是21岁的青年。1949年,斯特恩及家人准备移民以色列,申请出境。天津、北京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的一位军官安排他们由天津乘船去往以色列。斯特恩先后在以色列、美国当过小提琴师、推销员。1961年,斯特恩重返德国,考入柏林爱乐乐团任演奏员,次年通过竞聘考试,成为该乐团首席小提琴,后来还是常务理事,直至1994年退休。

难忘生活十余年的热土

1979年“我的梦变成了现实”

1979年,为了回到阔别30年的“故乡”哈尔滨,斯特恩向中国驻西德大使王炳南多次建议和申请,终于促成柏林爱乐乐团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来到北京,并由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卡拉杨率团演出。

演出结束后,斯特恩没与卡拉杨等人一起返回德国,而是带着柏林爱乐乐团的两位“业务骨干”——中提琴演奏员赫尔穆特·尼古莱,会跳拉丁和探戈的大提琴演奏员扬·狄赛尔霍尔斯特,组成柏林爱乐室内乐团来到哈尔滨访问演出。

当时配合黑龙江省外办参与陪同、接待工作的黑龙江省歌舞团合唱队演员傅明静在演出中担任报幕员,并在后来写下了《我与斯特恩的缘分》——读《弦裂》有感一文,文中讲述了很多斯特恩在哈尔滨的经历。

斯特恩撰写回忆录《弦裂》

斯特恩到哈尔滨后被接到省外办,一座欧式米黄色洋楼里,大家落座后工作人员拿上了水果和茶,斯特恩起身向接待人员表示要去卫生间,接待人员怕他不熟悉环境准备为他引路,他却说“不用,我知道”,这让接待人员非常惊愕。原来,早年他在哈尔滨学习小提琴时,就在这栋楼里上过课,当时这里是“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对于楼内的格局他再熟悉不过了。

斯特恩称自己是哈尔滨人,他说:“我梦中好多次回到哈尔滨,今天我的梦变成了现实。”之后在哈尔滨演出了几场室内音乐会,包括斯特恩的小提琴独奏、尼古莱的中提琴独奏、三重奏等,场场爆满。刘学清曾听父亲刘兴华(时任省歌舞团交响乐队队长)讲,斯特恩、尼古莱和霍尔斯特与交响乐队一起排练了《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演出节目单

1979年开始数次回到哈尔滨

办音乐会拍纪录片捐款捐物

刘学清告诉记者,自1979年开始,斯特恩曾数次回到哈尔滨。1982年斯特恩一行人来哈尔滨时,他还有幸参与了迎接和对口交流活动。

首次回哈尔滨时,看到省歌舞团和哈尔滨歌剧院的乐器水平较差,斯特恩回到德国柏林后,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进行募捐,1980年7月,他将筹集来的价值3万德国马克的琴弦、琴弓和世界著名音乐作品总谱、一台钢琴,提供给两家单位。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和更加规范的室内乐团。

之后斯特恩又在黑龙江省展览馆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演奏了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卡门》序曲等。他还带来了12名艺术家和柏林广播公司的一支电视录像组,在兆麟公园等地拍摄了一部关于在中国旅行的纪录片——《莫扎特在中国》。

1981年,斯特恩第三次来哈尔滨,此次与哈尔滨歌剧院合作排练,排练曲目包括《卡门》序曲、《北京喜讯》等。我省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刘克纪做他的翻译。斯特恩调侃说:“我是德国人,你是中国人,咱们两人用俄语说,太有意思了。”

曾经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斯特恩会说多种语言,在哈尔滨与俄罗斯人说地道的俄语,从小在柏林长大说德语,回到以色列对外交流时说英语,他的母语是希伯来语,还能说不太流利的中文和日语。

斯特恩在演奏

1982年,斯特恩再次来到哈尔滨,之后准备去北京,与中央音乐学院交流。此次,刘学清参与了迎接和对口交流活动。斯特恩从德国带来一位青年大提琴家,拿着一把国宝级的大提琴,据说是德国一位银行家赞助的,价值连城。当时与这位青年大提琴家一对一进行对口交流的也是刘学清,他还拉了一下那把国宝级大提琴,特别震撼,声音动听、制作细腻、保存完好。之后,斯特恩又来过哈尔滨。

斯特恩参与了许多唱片的录制,也是许多重要音乐会的独奏者。1993年,斯特恩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绩勋章。晚年的斯特恩撰写并出版发行了一本个人回忆录《弦裂》,对于他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讲述,这部书曾经跻身世界畅销书排行榜……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