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口碑、输了票房,文艺片为何屡屡遇冷?

从2016年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制片人跪求排片,到前不久《气球》导演万玛才旦发文呼吁希望“被更多人看到”,口碑文艺片遭遇“票房滑铁卢”的事件屡次走进公众视野。近期,一部豆瓣7.8的高分剧情片《小伟》再次遭遇票房“寒流”,再次引发人们对于艺术片生存困境的讨论

自1月22日上映以来,《小伟》6天仅获得60万票房,排片占比一直徘徊在0.1%左右。导演黄梓1月26日发微博长文说道:“我就像期末考前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学生,每天都感受到一种掉进悬崖的失重感……考试结果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

《小伟》讲述了父亲伟明被查出末期肝癌后,三口之家原本平静生活被打破了,生离死别面前,母亲慕伶、儿子一鸣、父亲伟明各自作出人生重要选择的故事。电影采用粤语对白,通过三人接力式的叙事手法深入挖掘每个人的精神困境,平淡朴实中涌动着浓烈的情感。电影改编自导演的亲身经历,“用电影和父亲对话”是他走上电影之路的初衷。虽是处女作,却令不少观众感觉很“惊喜”。

有人把《小伟》和《送你一朵小红花》《缉魂》划为近期院线中的“癌症三部曲”,因为三部电影或多或少都与抗癌有关,但显然,缺少流量明星、缺少话题效应、关注度及排片量都很低的《小伟》,是三者中最为命运多舛的。

《小伟》原名为《慕伶,一鸣,伟明》,曾斩获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评委会大奖等奖项,并且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提名了最佳影片,被很多人看作是华语艺术电影中的黑马。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曾在去年上影节和北影节做过放映,当时口碑火爆,一票难求,影迷苦苦求票的情景和当下票房“冰点”形成了强烈反差。

尽管关于“文艺片的春天何时到来”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但随着电影市场和电影观众逐渐成长起来,文艺片想要获得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认可,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白日梦。

近几年,《路边野餐》《过春天》《平原上的夏洛克》《四个春天》《嘉年华》等影片经过电影节的大浪淘沙以及点映活动的口碑发酵,不同程度上都做到了成功出圈,斩获百万甚至千万票房的同时也满足了一批目标受众的多元口味。

不得不说,改名《小伟》对于这部已经积累了一定名气的电影来说,并非明智之举。上映之前,北京一些影迷群中就有人提出,如果不看影片介绍,难与之前的《慕伶,一鸣,伟明》联系在一起,而且新片名“听起来很路人”,只看片名完全不知道讲了什么。并且,在电影官方微博中,每次提到《小伟》都要在后面加一个括号标注原名,而这对于只有400多粉丝的官方账号来说,传播效果可谓是微乎其微。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电影市场整体大盘偏低,这进一步加剧了文艺片的生存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导演黄梓在微博上送出一百张票,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大家迈向影院的路更近一些”;一些零排片城市的影迷也自发组织了包场活动进行宣传。但不得不承认,艺术电影市场扩容仍然长路漫漫。所以在此之前,不妨多一份信心,更多一份勇气,因为熬过了寒冬,春天就不远了。

文字:天水

图片:豆瓣网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岱 孙小婷 张雪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