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3家体育综合体,既能观赛健身还能吃喝玩乐!

交汇点讯 提起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不仅体育迷知道,一般南京市民也了解。她是2005年全国十运会、2013年南京亚青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主会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了解南京奥体中心也仅限于此。其实南京奥体中心不仅仅只有体育的功能,还是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的国家级体育馆,主要建筑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科技中心和文体创业中心等“四场馆二中心”,也就是说不仅能够举办世界上任何级别的赛事,也能为南京市民提供健身场所,更能提供运动康复、青少年教育培训以及配套公共服务功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综合体。

7月中旬,江苏省体育局又命名了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16家融体育、商贸、健康、文旅、休闲、会展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截至目前已分三批认证了共43家体育服务综合体,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突出体育赛事主导功能型

以满足大型体育赛事而建造的南京奥体中心、徐州奥体中心、江阴体育中心等体育中心型综合体,以体育场馆为依托,以运动项目为载体,配套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体质检测、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及商务会议等功能,在盘活体育场馆资源、提高场馆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起着引领性作用。如,南京奥体中心是目前我国第二个举办过奥运综合赛事的体育场馆,去年完成中超、足协杯、世界女排大奖赛、英超亚洲杯、国际冠军杯大型体育赛事33场次,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高效服务保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游泳、棒球、网球、冰上运动、击剑、射箭、太极、搏击、武术、跆拳道、高尔夫、综合健身等17项全民健身服务项目,全年接待健身人数约270万人次。南京奥体中心在坚持“以体为本”的发展前提下,形成体育+文化、教育、康复、会展、餐饮等相结合多元产业链条,聚集了稻香文化空间、宣和美术馆、省妇女儿童中心奥体分部、慈铭体检、唯宝康复、美畅健身、天行健、军霞体育、舒华体育、星巴克等多家品牌商户。

强化全民健身服务功能型

如果说南京奥体中心等是为重大赛事而生的话,那么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扬州李宁体育园、盐城悦达健身广场等综合体就是专为群众健身而建造的,以健身中心为依托,以体育服务为主体,融合文化、教育培训、餐饮休闲等多种业态,为大众提供综合性健身休闲服务,故而叫全民健身中心型综合体。扬州李宁体育园坐落于扬州环境秀美的广陵新城域内,占地面积265亩,运动场馆建筑面积51320平方米,由体育运动区、运动休闲区、体育文化区及服务配套区组成了推动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主题公园。全年 365 天高品质运营,每天 8 点到 15 点结合实际免费开放,节假日及其他时段低收费开放, 2019年接待入园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场地运动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李宁体育园通过品牌效应,融合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文化等内容,吸引知名商家入驻,包括餐饮、健身器材、文体培训品牌等,致力于为来园运动人群提供吃、住、玩等一体式服务,是城市功能化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服务与商业业态有机结合型

除了以上两种综合体外,还有一种是作为文化+旅游+商业的超大型综合体,叠加体育项目,增加丰富度,提升并完善体育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体育健身和体育娱乐服务。无锡华润万象城、常州江南环球港等被称为商业中心内嵌型综合体,以“商业综合体+体育服务”为特色,汇集体育健身、主题运动、日常休闲、餐饮娱乐、主题购物等多种业态,实现商业业态与体育服务有机结合。总投资60亿元的江南环球港,在体量较大的商业服务体内植入体育元素,引入运动健身、体育培训、冰雪轮滑等时尚体育项目,满足消费者休闲、健身、购物、娱乐、商务等“一站式消费”需求,打造独具吸引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去年4月荣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并正式进入中国产业“国家队”。

苏州三山岛、常州太湖湾露营谷、南京野趣国际营地等数家其他型综合体,依托旅游景区、公园、营地等,引入特色体育服务和运动项目,成为融运动健身、户外拓展、亲子体验、休闲益智、竞技娱乐、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据了解,江苏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初衷,一方面是通过优化利用大型场馆空间,发展“体育+”多元业态,提升场馆利用率和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助力破解场馆运营难题;另一方面是利用旧厂房等闲置设施、商业设施以及各种可利用的城市乡野空间,打造新兴体育综合消费业态和产业集群。一部分体育服务综合体还积极引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航空、房车露营、射击射箭、马术等引领性强、带动性好的时尚运动项目。记者在位于南京龙蟠中路上的中航科技城园区旧厂房看到,南京永银体育龙蟠运动俱乐部利用市区核心地段,创新改造成为6000平方米高标准综合性运动场馆,含有运动项目10个、特色体育项目5个,同时还配套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康复理疗等服务,场馆全年开放高达362天,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个以运动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型运动俱乐部。

据统计,江苏除刚刚命名的16家综合体外的27家体育服务综合体,2019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约25.5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体育设施营业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11.5%,体育设施纳税总额达3743万元,体育场地创造工作岗位人员数量共计3047人,建设体育场地(含新增)面积达181万平方米,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数量达1046次,全年参加体育运动人员数量达1534万人次,完成体育培训达189万人次。

江苏省体育局体育产业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说,全省43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坚持突出体育主体功能,发挥运动健身、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特色消费等相关业态组合效应和多元功能,有力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体育需求。接下来,各类体育服务综合体将积极探索多种运营方式,优化商业模式,转变消费方式,提升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社会化运营水平,通过内容与业态的不断拓展,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体育与商贸的有机融合,引领和培育大众体育消费,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交汇点记者 叶勇

D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