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力农民解放双手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农渔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5G大带宽实现农渔生产精准化

传统农渔业生产模式需要人们时刻关注农田、养殖区域的情况,凭借经验施肥灌溉、投喂饲料。以温室种植为例,据资料记载,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利用保护设施(温室雏形)栽培各种时令蔬菜,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传统的温室大棚需要农业生产者实时、实地观测室内环境条件,及时控制温室内的各种设施,不仅耗费人力,也无法达到及时准确控制的目的。

基于5G的智慧农业植保方案

为保证农渔业产物的正常生长,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是现代农渔业必不可少的。如今,有了具备大带宽特性的5G技术,人们利用布置在农田、温室和水下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通过5G网络大带宽进行数据传输,不用到现场即可远程实时查看农田、水塘等多个点位的监控信息,同步监控作物和水产品的生长状况。

在温室种植上,依托5G网络和部署在温室内的高清摄像机、传感器和控制器,人们可以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确保了植物能够具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基于5G的智慧农业植保方案,实现智能控制的关键在于用高清摄像机采集作物生长的照片和视频,用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土壤营养成分、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湿度以及天气等数据信息,然后利用5G网络将这些视频数据和监测信息实时回传至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自动打开大棚内的窗户、风扇、灌溉设备,提高或降低温度,或自动分配肥料等,还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病虫害监测,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预测,为农业经营人员提供生产、管理方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基础5G网络建设

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正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智慧渔业的诞生,使得水产养殖业具备机械化、自动化和防灾减灾能力。在水产养殖中,各种环境指标直接关系着鱼虾的生存概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水产养殖人员可以借助部署在水下的高清摄像机,实时采集水产品的生长情况画面,再利用5G技术将画面实时传输到平台系统中,即可对养殖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从而保持良好的水产养殖环境、提高产量。

在智能农业监控中引入5G技术,既能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又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大量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技术与设备、设施融入农业,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取得突破性进步,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更加便捷与智能,得到最大的回报和产出。

5G低时延助力农渔管理智能化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18亿亩基本农田。而传统农业普遍采用手动施药和背负式施药方式喷洒农药,需要农民携带喷洒设备在田间作业,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在农林植保工作中。

基于“5G+ 农业无人机”的农业监控传输方案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管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日渐普及。植保无人机灵活轻便,环境适应性强,不受作物长势和作业田块条件的限制,在应对小区域种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有着巨大优势,是我国土地经营模式下的必然选择。

有了5G网络的助力,农民可以运用无人机技术实现药物的精准喷洒。低空无人机近距离接近农作物采集超高清视频,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数据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根据设定的喷洒量与无人机的速度实时计算理论喷洒量,再通过电控阀组精准控制流量,达到精准喷洒的效果。

在渔业养殖领域,运用水上无人船走航式连续监测,对渔业养殖场水质、水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通过5G网络传输至平台,若检测到异常情况,可及时通知养殖场主。

同时,水上无人船搭载的4K高清镜头配合前置补光灯可以将水下鱼群或其他水产视频实时回传至养殖人员从而获取水产养殖真实情况,提升了渔业养殖的直观性和效能。

5G网络大带宽以及低时延的特性完美支撑了高清画面拍摄实时回传、后端图像识别以及无人船实时控制,从而为该业务提供网络能力保障。与传统的固定式传感器相比,水上无人船在极端天气中可以更灵活地使用。

农用无人机助力智能化管理

5G时代的到来将为农业领域带来三方面的改变。

首先是效率更高。智慧农业硬件的运用使得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全流程更加便捷、畅通,也使得农业管理者的工作更加高效。

其次是成本更低。基于5G的农业无人机/ 船、智能植保农机具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节约了人力成本。

最后是效益更好。5G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智能化的决策系统能够显著降低种植、管理、收获、销售环节的成本,让农业从业者成为5G技术的获益者。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G干部读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