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篆书

  • 清·李准篆书节录《世说新语》 四屏立轴

  • 李准 四川省邻水县柑子乡(现柑子镇)活水沟桅子湾人。派名新业,亦名木,字直绳,又字志莱,号恒斋,默斋,别号任庵。生于清同治十年(即1871年),官清廷南澳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年的李准以
  • 倪瓒《静寄轩诗文》古稀之书欣赏

  • 倪瓒《静寄轩诗文》古稀之书欣赏






    此轴上方篆书“静寄轩”和赞前篆书“静寄轩诗文”为张绅所书。
    《静寄轩诗文》是倪瓒所书自作诗文,纸本
    62.9x23.3厘米。钤五玺,故宫
  • 吴大澂篆书节书《许叔重说文解字叙》附释文

  •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
  • 篆刻的无法之法:方寸之间,功力尽显

  • 邓石如
    一个孤独的灵魂,终其一生都隐于荒野。他的生命游走于天地之间,他的心灵远涉上古,他感知来自遥远年代的微弱脉动,他从石头和青铜中发掘美。他以其天才,在历史的石壁上
  • 清 吴昌硕 篆书《小戎诗册》

  •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
  • 篆刻为什么适合自学,如何自学?

  • 吴昌硕西泠印社中人










    汉印 魏霸





    吴让之 熙载之印 吴氏让之
    也就是说,在整个自学的过程中,传世的古代印章、印谱和印学著作完全替代了老师的作用,只是
  • 书法从帖学到碑学,一个字的差距,相差可就大了

  • 今天我们谈论书法,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二王书风”,这个二王,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最晚从唐代开始,中国书法家学习古代作品,就是在以“二王”为中心的经典谱系里。书法史上
  • 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

  • 程邈,秦代书法家。字元岑,内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
    他本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
  • 吴昌硕篆书,真的不一般!

  •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
  • 杨沂孙—清代书法家

  • 杨沂孙(1812或1813——1881),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杨沂孙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





    杨沂孙青年时代即爱好篆书。在常州读
  • 他是包世臣的爱徒,却一直在发扬邓石如书法篆刻

  • 邓石如在清代碑学弘扬上做出很大贡献,其篆书和篆刻甚至具有开宗立派的意义。有清二百余年,书法实践上最主要就是在篆隶方面的成就。而篆隶方面学邓石如者不乏其人,其中,吴让之的
  • 他在清代中叶书坛上,被书法家称为篆书第一人!

  • 清乾嘉年间,金石考据之风兴盛,带来书法艺术上对古趣书风,如商周金文、两汉刻石、魏碑摩崖等体藏的广阔挖捆,出现“篆隶中兴"的局面。这一局面,使自唐以来篆求创作的颓废之之势得
  • 吴昌硕画水仙:以书入画,清香四溢!

  • 吴昌硕(1844.8.1-1927.11.29),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缶庐、苦铁、大聋、老缶、老苍、缶道人、石尊者
  • 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的线条艺术

  • 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的线条艺术,书法线条富有神奇的表现力,组成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线条和结构。相对而言,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要求更为苛刻,线条是书法的基础,书法的
  • 钱坫—清代书法家

  •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





    钱坫在
  • 明代瓷器的款识

  •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纪年。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