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真希望你们像大树一样爱我

01

前两天,闺蜜将她儿子写的信给了我看。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天在学校,老师给我们讲了《爱心树》,那是关于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爸爸妈妈应该都不知道这个故事吧,我先给你们说说吧。

从前,有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男孩喜欢大树,大树也喜欢男孩。

小时候,男孩爬到大树身上玩,在树干上荡秋千,大口吃着大树结出来的果子。

长大了,男孩离开了大树,缺少了男孩的笑声,大树虽然寂寞,却依然在原地守候。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他没有钱了,大树给了他所有的果子去卖掉换钱,能帮助到男孩,大树很开心。

在那之后,需要帮助的时候,男孩就回来找大树,大树给了他树枝、树干,只要是大树能给的,都给男孩了,能帮助到男孩,大树很开心。

最后,男孩变成老人时,大树只剩下树桩,已经没有什么可给予他了,他此时也没有什么需求了,他坐在树桩上,又与大树为伴了。

老师说,这个故事,是教育我们要感恩,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恩的信,跟你们说声谢谢!

这个故事我真的很喜欢,即使老师没有给我们布置作业,我也想跟你们说说这个故事。

我想跟你们说,我非常羡慕故事中的男孩!

他有大树全心全意地陪他玩,他在大树身上上窜下跳,大树都能接受。不像你们,有时走路走累了,我只想在你们身上靠靠,你们却把我推开,总是说“要好好走,别歪三倒四的!”

他有大树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他遇到困难去找大树,大树都很乐意给予帮助。不像你们,有时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才找你们帮助,你们却一口拒绝,总是说“不要老是依赖,要学着独立。”

大树从不给男孩说教,只一直在那看着,不干涉,不控制,却给了男孩莫大的依靠和帮助。

大树是男孩的精神支柱,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风雨,只要回来大树身边,总能得到帮助,即使不是最直接的帮助,也让男孩有了力量继续在外拼搏。

不像你们,总是给我各种各样的意见,让我不知所措。我需要你们帮忙时,你们拒绝,我不需要你们帮忙时,你们却给我各种意见,这真的让我非常矛盾!

我真希望你们也像大树一样!就那样,真好!

看完这封信,我长长叹了口气……

闺蜜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那就做孩子信中的那棵“大树”吧。

02

曾经有一次,在饭馆吃饭,旁边坐着一家三口,孩子活泼好动,有5-6岁的样子。

这家人的爸爸匆匆吃完饭后,就开始玩手机,孩子说口渴想倒水喝,妈妈还在吃饭,就叫爸爸给孩子倒水。

爸爸却头也不抬地对孩子说:“你自己倒吧,不是跟你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学会独立!”

孩子扁了一下嘴,自己拿起茶壶倒起来,没想到小手一下拿不稳,壶盖“砰”地掉下来了,孩子吓了一跳,热水也洒了一桌。

“你这个笨手笨脚的傻孩子,差点儿把爸爸的手机也弄湿了!”爸爸没看孩子一眼,只顾自己拿纸巾擦手机。

妈妈一下暴跳起来对爸爸说:“你还好意思大喊大叫,要不是你顾着玩手机,不帮一下,会弄成这样?难道手机比孩子还重要了?!”

看到这一幕,我和我先生互相对视了一下,都用眼神跟对方说“你也是这样的呢!反省一下吧!”

我们常常打着要孩子独立的口号,来躲进自己的世界里享清净。

就像《企鹅爸爸爱上网》里的爸爸一样,明明在跟网友聊天、玩游戏,却跟拉着自己手的小企鹅说自己在忙工作,听到爸爸这么说,抱着皮球的小企鹅只能一脸失望地走开了。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找借口推开孩子,其实,我们推开的不是孩子的手,而是孩子对我们的依恋之情。

独立,不是“放手”就能培养出来的。

03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看故事书。

有一本故事书里说,有人给国王进贡了一块桌布,脏了不用洗,只用在火里一烧就干净了,原来这块桌布是石棉做的。

小男孩死活不相信居然有烧不着的布,男孩的爸爸为了给他演示,不顾妈妈的反对,拆了家里的电热杯,从里面拿出石棉,然后放到煤气灶上烧给他看。

果然那块石棉没烧着,反而变白了。

从此,小男孩知道了石棉燃点高这个事实,也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父母文化知识不高,收入也刚够糊口。

出生在这么朴实的家庭,我却偏偏爱上了画画,当父母知道我有这个“奢侈”的兴趣后,二话不说马上四处询问哪里有好的兴趣班,咬咬牙给我报了名,还经常将单位发的笔记本省下来给我涂涂画画。

父母尊重我的兴趣爱好,为了满足我的需求,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正是这种韧劲,让我明白,自己喜欢的要去争取并坚持。

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了,却对孩子有所限制,这不给那不能,还用物质去“激励”孩子做我们想他们做的事,这样的孩子还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志气,与“限制”无关,而是在父母“溢”出来的爱中立下的。

04

时下流行各种父母课程,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学习如何管教、如何提高效能。

我也不甘落后,上完好几个课程后,摩拳擦掌地要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然而,却发现那些知识用不出来或用出来没有效果。

我一直以为自己学艺未精,不断地复课,把书上的工具都倒背如流,坚信只要懂得了道理,用好了工具,就能控制、驾驭孩子,并能预判他们的行为结果。

可惜的是,不管我怎么努力去学习,孩子给我的反应常常跟书里说的不一样,我就没办法接招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禅者的初心》,书中强调,“初心”是指“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新手”,保持这个“初心”,难点在于“保持心的清净”。

我恍然大悟,一直努力想要成为“老手”父母的我,反而忘记了“保持心的清净”,用“新手”的心态与我面前的孩子去交流,去连接,感受彼此的“心流”,感受彼此的尊重与关爱。

是啊,回想起我们的父母,他们也没有系统学习如何做父母,却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用他们的爱,滋养了我们。

这就是父母的本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在强调“要放手,让孩子独立,要延迟满足,让孩子知道来之不易……”

可是,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却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要知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愿我们都成为孩子心中的大树,在目送他们渐行渐远之前,先为他们遮风挡雨,用满满的爱,去丰盈孩子们的翅膀。

感谢您阅读完全文,祝您学习愉快。您的一个转发与关注,就是对小贝最大的支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