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焦虑,缺乏行动力,是因为你对认知一无所知

不论你是二十出头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三十而立正在家中挑起养家重担的职场人,亦或是到了不惑之年对周围所有一切都学着慢慢看淡的中年大叔,有一个东西永远伴随着你,那就是我们的认知。

甚至连我们以为的“善良”这种品质,它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

01

认知不等于知识,认知是你对世界的运行规律、对你自身的定位、对他人的感受、对事件的看法,是你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很多人都很忙,每天996,但日复一日的下来,我们只是在做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无数的0加起来还是0,永远到不了1。

所以很多人直到退休以后,思考所过的前半辈子,好像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人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从不反省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也从未反省我们思考和行为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这种现象,就叫做认知的“留级”。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一样,“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而我们一切行事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的认知模式。

02

曾经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乞丐偶然得到了一个卖花小女孩赠送的一支漂亮的花。他很惊喜,也很感动,因为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收到花。

于是他回家后,将花插在了一个瓶子里,慢慢端详。他发现花很漂亮,但是插花的瓶子并不是这样,所以他又把瓶子洗得干干净净。

放在桌上后,又发觉桌子太脏了,接下来他又擦了桌子、收拾了房间、整理了衣橱……最后发现衣衫褴褛的自己似乎应该也捯饬一下,于是他彻底收拾了下自己。

看着镜子里精神焕发的自己,他决定再也不乞讨了,第二天就出去找工作,兢兢业业,辛勤付出,最后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人的认知的改变,可以带来命运的改变。

你将自己定义为乞丐,乞讨者,那么你只能是乞丐和乞讨者。

而你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作为,会有所作为,那么你也可以通过此种认知来改变自己的定位,直到改变自己的命运。

03

还有一位主人公,他叫克里斯·加德纳,是美国著名的商人、投资人,也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的原型。

他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父母离异,从小被继父虐待,进过收容所,蹲过监狱。婚后全部积蓄用来投资医疗器械,却深陷债务危机,带着儿子睡收容所,睡公厕,靠卖血维持生活。

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但在这个成功的路上,支撑他的是什么呢?是他对于自我的清晰的认知,是他的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是他对于失败和人生低谷的不同于常人的认知。

他觉得失败没什么,前半生的人生危机并不代表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这样。

当然,这两个故事不只体现了对于自我定位的认知,还体现了对于如何达到成功的认知。

就拿克里斯·加德纳来说,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至少具备这几种认知;

第一、成功不可能当时就来。他在交易所实习的时候,承受着多方压力和高强度工作,没有薪水,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他热爱的行业,也是他实现人生逆袭的关键选择。

第二,即使别人嘲笑、诽谤,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能动摇。这在他最后和他儿子的一段对白中可以看到——“就算有人嘲笑你的梦想,你也应当捍卫它。”

第三,不只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还要成为一名好爸爸。

…………

不只是克里斯·加德纳,所有成功人士,都具备自己的成功原则,而这些原则,就是一个人的认知的底层逻辑。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说:“所有的改变,都只能发生在原则层面”。

人的思维方式、行事方法、表达方式,都受制于你的原则,在你的原则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进化的情况下,你能改变的都微乎其微。

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道理都是别人的,你没有自己的道理,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自己的底层认知的方式方法,你无法去指挥你的外在行为,也就无法改变你的人生命运。

所以,想不辜负人生,就从改变认知开始。

04

从何开始改变呢?

1、读好书。成本最低,却可以打开很宽广的视野。我自己无所事事的那几年,看什么都像鸡汤。但当我开始大量读书后,发现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小得可怜。

2、换掉朋友圈。你认识的几十年的那些人,给你的能量场是什么样的?是正能量多,还是负能量多?还是没什么能量?互联网和社群都很发达了,去链接一些同频的小伙伴吧,互相赋能。

3、看电影。豆瓣榜单挨个看,从第一名开始刷。好的电影营养丰盛,可以提供巨大的能量。

4、舍得为学习投资。最好的投资是自己。为自己报一门喜欢的课程把,无论钱多钱少,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5、旅行。不是泛泛的到此一游的旅游。做足功课,去一个想去的地方。做好旅行笔记。

6、让仪式感来改变自己的认知。仪式感不等于烧钱稿花架子。仪式感是一种郑重的态度。而这种郑重的态度可以让你的能量场发生变化,进而慢慢促成你的改变。

7、学会记录。可以写手账,可以写效率笔记,可以用便签管理生活。

8、把想成就的事项写出来。人都趋向于“言行一致”。

…………

我们想慢慢变好,但慢慢变好有几点需要知道:慢慢变好是“慢”,而非快;

慢慢变好是系统的,而不是一方面变好就可以了;慢慢变好需要有先后,先改变一个方面,再改变另一个方面;慢慢变好最本质的逻辑是先让你的认知慢慢变好。否则其他都免谈。

亚伯拉罕·林肯曾有一句格言:决心成功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

这种决心就是一种认知。

那么,你想从哪方面开始改变自己的认知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