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并不神圣,换一种活法柳暗花明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27)

问:当下的人普遍是满足生活还是在怀疑生活?

答:满足的心理是相对的,而怀疑是绝对的,因为人类的生活模式没有让人绝对满意的可能性,无论是多富裕的人,无论是多智慧的人,无论是多有权势的人,甚至仙人、圣人、菩萨都不可能从当下的生活中取得心满意足、完全无憾的人生结果,而且,与人们的想象相反,正是这些人,他们更忧虑、更不安、更无助,因此反而更痛苦,因为他们同样无法实现自己的所需和所愿。

问:中国人有自修一说,自修成功能取得完美的人生吗?

答:自修实际是一种防御性的人生策略,自我完善只能局部地改善自身以及营造一个螺壳般的个人天地,他人不变,外部世界不变,个人的安定只能是暂时的,不改变存在状态和存在逻辑,逃避是没有出路的,最终人还得回到现实中来,接受现实无情而严酷的事实。

问:中国人普遍有自保心态,对吗?

答:正是这样,国人自尊、自重、自律、自保、自私、自爱、自卑、自怨、自艾……都很重,一个"自"害了人,"自"把人全封闭起来,他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所以人与人界限分明,所以才重人情,重义气,以此修补人性的裂痕,中国数千年人情社会的文化传统不是没有根源的。

问:首先要求自己,修炼自己难道错了?

答:这是生存逻辑的典型体现,以个体为中心,以个人为立场,把世界分割为一个一个互不相关的单位,个人自成一体,向内求,向心求,越求越萎缩,越求越疏离,越求个人性越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我修为策略,从不强调外部或整体思维,他人只是施善、施爱的对象及利用和防范的对象,人与人只是利害关系,情当作了人与人的粘合物,义当成了人们的契约书,农耕文明造就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中的个人性取向,所以,中国人沙粒般的人生特性在全人类的性质比较中显得非常突出。

问: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和完人有什么不对?

答:虽然这种理念可以约束自己和要求自己,但他事实上是将个人与他人隔离,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自私,修为自己的目的并非服务于外部世界和他人,是服务自我的意识满足,如果修为在自我的内部完成,人就并无必要的建立一个完善的世界,更不需要有理想的他人,人与人的关系就变得冷漠和没有必要。

问:难道中国人的内求精神有错?

答:这种精神指向与存在的本质要求不符,存在要求事物处于活跃、和谐、持续的相互运动状态,而内求将存在置于内心,以求个人的圆满,实现个人的梦想而并非与外界有密切而积极的交流互动。

问:这种内求精神有些什么表现?

答:表现为出世的态度与冷僻的性格,中国人的自恃与对陌生人的冷淡和防范表现极为普遍,中国人"一人有疑,两人有隔,三人有谋,四人有戏"就是人性文化的生动写照,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个人性而变得非常微妙和非常复杂,人都如同沙粒一样各自为生,这样的社会还能产生什么美好的期望吗?

问:个人性是不是人情社会的根源?

答:对,正是,中国人重人不重理是一种社会常态,人情世故置于生活及人际交往的主导地位,这恰恰是人与人疏离关系导致的一种反作用力现象,这也正是中国人生活状态"沙化"严重的根由,个人性是自私的根源,自私则是万恶之源。

问:注重自我反为错?

答:人的自我意志是使世界和社会分崩离析的动力。

问:莫不是要人放弃自我吗?

答:在生命伦理中,自我是必要的,放弃自我也是不可能的,在感知伦理中,没有生命理念,更没有自我一说,所以,放弃了生存理念,人就放弃了自我观念。

问:放弃生命的自我观念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存在的彻底解放,心灵的充分自由和感知愉悦的真正实现。

问:这些竟然与自我是矛盾的吗?

答:正是,自我意欲获得一己之福,其实得到的却是痛苦,这作为智慧人类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结果,实在不该。

问:人没有自我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答:由人的自我组成的社会的终极形态是人们理想的大同世界,那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命运共同体,那还是以人的生命伦理为前提的社会形态,一旦有生命、个体、自我等概念存在,自私便不可避免,约束或自觉都不达本质,即便实现,这样的大同世界也会很不理想。

问:能够各取所需还不理想吗?

答:如果各自存在,各取所需将没有意义,人的真正所需绝非索取物质,是存在的真正自由与愉悦,是人与人无矛盾冲突,无任何界限,是存在即所需,个人无所需。

问:存在即所需,个人无所需是什么状态?

答:这才是人存在的理想状态,这是生命逻辑绝对达不到的状态,生活与人的各种需要完全重合,个人再也不可能生出其他的需要,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人物合一和人人合一的整体存在,这就是感知伦理必然达到的境界。(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