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边|十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留下山东往事何止旧军门巷

旧军门巷北起泉城路,南止黑虎泉西路,东邻榜棚街,西靠狮子口街和九曲巷,是一条长不足二百米,宽不过三米的小街。

因明代督抚军门在此而得街名。

别看这条街在济南老城区内不算太显眼,但是在里面却曾经住了一位大人物,这条街因为这个人物而拥有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他叫丁宝桢,做了十年之久的山东巡抚。

提起丁宝桢,大家都很熟悉,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智杀安德海和创“宫保鸡丁”这道名菜。

其实丁宝桢的所作所为,可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点。他对山东来说,可是有大功绩的。

丁宝桢不是山东人,他原籍是贵州平远。

丁宝桢在咸丰年间中了进士,同治元年(1862年)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年)任山东巡抚。

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同称为“中兴名臣”。

丁宝桢出身科举,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想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刚正不阿的秉性。

不过在清末的官场,这种脾气是很容易得罪人的,这不,他刚来山东的时候,便碰上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蒙古科尔沁人,位列亲王,朝野间称之为“僧王”。

为人虽有才略,但是居功自高,目中无人。

即使官至一品、二品的高官去见他,他也不会设座相见。

同治二年(1863年),僧王坐镇淄川,剿灭太平天国,朝廷派丁宝桢从旁协助。

丁宝桢早知僧格林沁的态度蛮横,不善待下属,便在去淄川前,派人给僧王捎了一句话,“你要是给我设座,咱们就相见,要是不设座的话,那就不要见面了。”

僧格林沁听完这句话以后,十分吃惊,他十分佩服丁宝桢有骨气,决定以接待上宾的礼仪款待丁宝桢。

两人在席间相谈甚欢,天下听闻此事,没有不震惊的。

但是,丁宝桢和僧王的蜜月期没有持续多久,不久,丁宝桢就发现了僧格林沁在剿灭捻军(太平军的一脉)的时候,经常滥杀无辜,抢夺民财。

身为山东按察使的丁宝桢直接找上门去,对着僧王当中指责军队中各种胡作非为的事情,并告诉僧王,如果长此以往,老百姓就会被朝廷逼成反贼。

僧格林沁一听,愣了,细细品味,觉得丁宝桢所说的很有道理。

于是他下令,严肃军纪,军队不得扰民。

丁宝桢以自己铁骨铮铮的威仪,义正严词的态度挽救了淄川附近百姓的性命。

丁宝桢治鲁期间,山东大治,这很大程度得力于丁宝桢的用人。

他的用人之道,一是“居其事”,二是“苟异于人”,也就是说,他用人,一是要有事业心,二是要会动脑子。

对于那些只会做官不会做事的官员,丁宝桢连一眼都不会瞅。

这里,我们要说一个丁宝桢和长庚的故事,从中来分析一下丁宝桢的用人之道。

同治年间,沂州府的土匪闹得很凶,甚至沂州府与山东巡抚衙门的公文往来都被切断。

土匪祸患最严重的地方是兰山县,因为大家都很害怕土匪的势力,所以这个地方的知县空缺了很久。

这件事,让丁宝桢头疼了很久。

于是,他便把候补知县们召集在一起,问问大家谁愿意去。

这时,这些候补的县太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回话。

看着大家没有人回话,丁宝桢很是失望,决定结束这一次见面。

就在此时,一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走了出来,他一拱手,对丁宝桢说:“在下不才,愿意去兰山平贼。”

丁宝桢仔细一看,这个人叫长庚,曾经以仗势欺人被人弹劾过。

丁宝桢想了想,此人虽然品行不端,但是确实是一个人才,反正没人想去,就让他试试吧,于是乎,长庚成为了兰山知县。丁宝桢并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长庚虽说是读书人,但是有一股狠劲,他在济南招募了几百名泼皮无赖,号称“死士”,随他一同赴任。

从济南到临沂的路上,长庚大造声势,号称要与土匪决一死战,土匪看到他们如此彪悍,便把他们放过了土匪控制区。

长庚一到兰山,便采取了严法酷刑,调兵遣将,对土匪开始了总攻。一时间,兰山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长庚也获得了上级的奖赏,数年之间,由知县经府、道而晋升为臬司。

对长庚的使用,可以看出丁宝桢用人的精明之处。

其实,丁宝桢的所作所为,并不仅仅止于上述的故事。

他在山东期间,整顿军队、减少步卒,增建水师和骑兵,注重军备,强化海防。

在同治八年(1869年)在趵突泉东金线泉建立了尚志书院;

在光绪元年(1875年)在济南创办了山东机器局,收购进口设备和洋枪洋炮。

他的所作所为,被曾国藩称为“豪杰士”。

丁宝桢曾经在后营坊街建了一处带有花园的宅邸,称为“半弓花园”,但是这个花园在建立泉城广场的时候拆掉了。

因此旧军门巷11号,是丁宝桢在济南唯一的旧居。

丁宝祯故居占地一公顷,院落原始大小应为南北长约30米,东西长约70米,大院里又分五处院落。

在结构上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色,沿正门向西的中轴线,三进院落依次展开。

这三进院落北面另有两处院落,概为书房和仆人居室。

正房五间,足有两层楼高,派头十足。

此门楼比一般民居高出近三分之一,约六七米高,进深也长。

规格如此高大的门楼在济南几乎绝无仅有,与一般民宅形成显著等级差别。

与门楼规格相称的是正前方那堵宽约5米、高约4米的脊角高翘的巨型影壁。

门枕石高约0.7米,石面雕有石榴、佛手、葡萄、寿桃等精致图案。

门梢嵌如意砖雕,两侧相对称的“喜鹊报春”和“狮子滚绣球”,门楣上方的高浮雕木板均保存完好。

门楣中间为大“福”字,两侧为松、兰、石、鸟图案,门楼垂木上也有精美图案。

门前两侧,各有一高近80厘米的枕石上雕刻着的兰、竹、佛手、石榴、葡萄等,图案细腻传神。

门楼内两侧各有一门房,是卫兵值守、安身之所在。

以前门前为石阶,门槛特高,两侧为上马石。

不过虽说是丁公府,但是丁宝桢却没有怎么住过。

他主要在巡抚衙门里居住,这间府邸,主要是供其子女和后代没居住。

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后,便将此宅邸卖给了济南本道署理东司沈廷杞,这个院又被人称作“沈家大院”。

后来,丁宝桢病死在四川任上,他的灵柩被运回济南,与前妻和葬在华不注山南,墓前曾有碑志和石供桌,松柏掩映其间。

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丁公墓被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文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