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公里外!NASA“鼹鼠”被困火星3个月!科学家展开生死大营救

2018年11月26日,NASA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赤道的“极乐平原(Elysium Planitia)”成功着陆。最初几项任务进行的异常顺利——撑开太阳能“大伞”,秀自拍,炫耀一下自己的“新家”,用机械臂把搭载的科研仪器抓起来放到地面上,工作闲暇之余还能听听火星的风声,拍拍空中的云朵。可惜好景不长,最近一段时间,洞察号在火星释放的“鼹鼠”遇到了大麻烦。

“鼹鼠”全名热流和物理学特性探头(HP3),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友情提供,专长是靠锤击地面钻孔。科学家希望它钻到火星表面以下3米多深的地方,用长长的“尾巴”——配有传感器的电缆测量火星内部的热量。

考虑到鼹鼠身小体弱,最大功率仅有2瓦,科学家特意选择了一处平坦场地钻探。2月28日,鼹鼠开始打洞,在连续4个多小时的锤击之后,探头深入地面以下30厘米。此时最令科学家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鼹鼠卡住了!

理论上鼹鼠遇到几厘米大小的石头都能硬生生挤过去,但如果石头体积过大且和钻头迎面相遇,那么它就无能为力了。3个多月时间里,为了拯救这只被困的“鼹鼠”,NASA和DLR科学家在2亿公里之外的地球实验室里用热流探针复制品反复测试,试图找到摆脱卡死状态的方法。

DLR行星研究所HP3项目首席研究员Tilman Spohn表示,鼹鼠被困可能和周围土壤的抓地力不足有关。由于火星重力较低,摩擦力不足导致探头无法正常工作。此外探头和土壤之间形成小空洞,使鼹鼠最擅长的锤击无法发挥作用。模拟照片显示,探头并非垂直深入地下,而是呈一定角度,且深度只有11.8英寸(29.97厘米),小部分“身子”还露在外面。

科学家推测鼹鼠可能被夹在岩石和支撑机构之间,因此唯一的办法是用洞察号的机械臂将支撑机构抬起来换个位置,但同时必须确保探头不能从土壤中拔出来。由于机械臂无法拾起探头,鼹鼠一旦躺倒就将永远失去再次钻探的机会。

生死攸关的“营救鼹鼠”行动预计将于6月底展开。整个过程预计持续1周,洞察号机械臂将分3次抬起支撑机构,每抬一次都会拍摄照片发回地球供科学家评估,以防用力过猛将鼹鼠拽出来。任务完成之后,机械臂还将按压周围地面,以增加探头和土壤的摩擦力。

让我们预祝“鼹鼠”成功脱困,继续火星探险之旅!

宇宙V往事-专注科学科普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