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入栏结算”能否拢住随心停?

共享单车“用起来方便,停起来太乱”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既爱又无奈,也给城市交通管理者带来了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日前出台共享单车管理新制度:自6月起,在王府井、故宫等人流量较大地区试点实施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对将共享单车停在指定停车区域以外的用户,除按照普通计费标准结算外,还将增收“调度费”。

“入栏结算”试点阶段的实施范围覆盖故宫、王府井周边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居住区等重要路段,基本涵盖了区域内全部备案的单车品牌。

单车“入栏”能否通过规范用户停车,起到维护道路秩序和街面整洁的目的?适逢端午小长假人流车流高峰期,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

在繁华的王府井商业街附近的便道上,每隔300米左右就有一处被白色标线圈起的长方形区域,共享单车井然有序地停放在其中。这些根据场地状况设置的区域大小不一,最大的区域边长大概有70米,最小的边长只有五六米。灵活的停放区设置,把对过往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记者打开某款共享单车App进行扫码,确认开锁前便弹出有关“入栏结算”的介绍,适用范围、惩罚措施等信息都包含其中。同时,弹出界面以地图为背景,将禁停区与停放区分别用灰色和蓝色加以区分,帮助使用者更准确找到停放区域。据了解,此次禁停区的设置,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建立的“电子围栏”,避免了在道路上安装道钉,结合单车定位信息,自动发现违停行为,并采取“首次违停告警,第二次违停加收2元,三次以上违停加收5元”的方式纠正、预防违停行为。

记者尝试将共享单车停在王府井步行街的禁停区内。刚刚锁车,App就显示出“建议停放到推荐区域内”的字样,同时提供距离最近的停放区的位置和路线,记者根据提示停车“入栏”后,不再出现提示字样。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有使用者仍不顾“劝阻”在禁停区停放车辆。违停半个多小时后,有王府井的安保人员发现单车并将其挪到准停区内。王府井片区某共享单车企业车辆停放调度运维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运维人员采用“巡逻+通知”的方式,对禁停区内的共享单车进行调度。共享单车平台实时监管每一辆单车,发现违停便会通知运维人员前去调度。同时,运维人员也和王府井周边的安保人员建立了合作,如果安保人员发现禁停区内有大量单车,也会告知运维人员,协助其将车辆调度出禁停区。“接到通知以后不到1小时,我们就能把那里的单车都挪出禁停区,放到它该放的地方。”工作人员说。

记者体验中发现,实行“入栏结算”的区域交通环境确实有所改善,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但对于使用者来说,找车的距离增加,会不会带来不方便呢?“增加的距离也不算太多。往常假期,人行道早就被共享单车塞满了,可现在停得整齐又漂亮,走在这样的路上多舒心啊。”市民马先生开心地说。

来源:中国交通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