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星云中恒星诞生,验证了恒星形成理论与诞生地

宇宙中有着大量的恒星,仅在我们银河系中就有1000~4000亿颗,它们都是怎么产生的?近日,我国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首次从星际暗云中发现了一颗正处于诞生过程中的恒星,揭开了恒星产生的诸多奥秘,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自然》杂志也将其选为研究亮点予以介绍。

一般认为恒星产生于星云之中,分子云也属于星云的一种,它的密度和大小允许分子形成,最常见的就是氢分子(H2)的形成,通常它只发射出无线电波长的电磁辐射,并不容易被观测到。

简单来说,恒星就是星云之中大量的物质聚集到一起形成的。虽然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科学家们也发现过星云中形成的恒星,却还没有发现过正在星云中形成的恒星,所以我国科学家的这次发现也是首次发现恒星的起源地和诞生情景。

研究者们先是捕捉到了星际暗云的诞生,其实这也是人类首次观测到正在诞生的分子暗云。他们使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观测时发现了一个暗云的原子氢“外壳”正在被转化为分子氢,而对氢分子形成速率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这个暗云大约只有600万年的历史,从天文学上来看它就像是刚形成不久,但首次发现的形成于这个分子云中的恒星的年龄就更短了,研究者们称它只有一二百万年的历史,其所在位置物质仍然非常丰富,这个恒星也正在大量吸收物质,就好像初生的婴儿需要不断吃东西一样。

氢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约占宇宙物质元素总数量的90%左右,它也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原料,恒星刚诞生时的核聚变就是以氢做原料进行的,由于分子云中含有大量的氢分子,氢分子又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物质团,因此恒星比较容易在分子云中诞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