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宇宙认识的开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天象观测

楚丽萍/著

宇宙认识的开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天象观测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在古老的中国人看来,整个宇宙,也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不过是一个混沌的类似于鸡蛋的东西,盘古生在其中,创造了人类文明。当然,除了这种“混天说”早期中国人还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天似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弯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天地宛如一座顶部为圆形的凉亭。

当然,受科技水平和自身居住环境的限制,早期中国人对世界的这些认知基本上都是通过“看天”的活动得来的,且仅仅局限在他们所能看到的地球上。同样,西方人最开始对宇宙的认知也局限在自身生活的世界地球上。他们把高山大海当作宇宙的尽头,认为高山围起了大地,而天空高高地悬挂在高山之上,每天,太阳会横穿过天空,并在夜晚来临时潜人地下隧道,等第二天又重新从东方升起。

“壬午,扶,奏丘,日南,雨”,距今三千多年的股商甲骨文上的这段记录,描述了人们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天气的情景实际上,在经历了不断抬头里天看星星,以及对自身生存的世界的诸多猜测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了天象(泛指各种天文现象)跟地球上的气象(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密切相关,而气象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季节变换,于是,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天象,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活,就成了早期人类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面这,也成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开端。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古书《鹏冠子中的这段内容,描述了人们根据黄昏时分观测到的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季节的情况。实际上,经过不断观测天象,人们逐渐从日月星辰的升降隐现中总结出了日、月、年的概念,并由此制定出了简单的历法。据记载,中国在股商时期就制定出了阴阳历,年有平年、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置于年终,称十三月。但在甲骨卜辞中还偶有十四月甚至十五月出现,这说明当时人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年月之间的长度关系。此外,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季节的变换,并有专门的人负责观测天象。经过长期的观测,古埃及人产生了“季节”的概念,把一年定为365天。我们现在用的阳历,就来源于古埃及的历法。

就这样,立足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人们开始了天象观测活动,并根据天象逐渐总结制定出了系统的历法。而这些天象观测,无疑为人类认识宇宙打开了大门。接下来,在继续观测天象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天体(宇宙中各种实体如恒星、行星的统称)运行的规律,并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这些规律从而重新认识自身生存的世界。

(可评论留下想看的书籍择日发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