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最热的一次,热死人数上万,毫无征兆,引发社会恐慌

最近的天气都是直逼40度的高温天,从天空出现一抹白昼的时候,到夜晚星空弥漫,都荡漾着阵阵热浪,这可是还没到最热的三伏天气呢。我们如今夏天可以西瓜空调WiFi,那么古代的时候,我国夏天有多热?炎炎的夏日又是如何度过的呢?值得我们探究一下。

​气象学领域认为一天内的最高气温超过35度的话,就说明这达到了高温标准。如果持续多天都在35度以上的高温,那么这就称做“热浪”,就归属于气象灾害的范畴里了,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热灾”。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数据统计,“热灾”现象相较于其他自然灾害并不多见,可与“霜灾”并列,差不多占总数的1%。

非常有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早在公元1900年前,我国气候史上就记录过四个“温暖期”以及四个“寒冷期”,并且基本都是交替出现的。相对来说,温暖期要多于寒冷期。

举个例子,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个温暖期中,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也即“热灾”现象比较多。唐贞元十四年,“春夏大旱,粟麦枯槁”,也就是说这天气太热了,粟麦都被晒枯萎了。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据史料记载这天是“亢阳”,就是说,今天的太阳太毒辣了,可谓是“毒太阳”。

这么极端的高温天气在北宋初期很是常见,并且从一些宋代的诗句中我们就能窥见。举一些例子:孔武仲“酷暑已旬日,熏炙势自如”;陈造“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等等都是。另外,据记载宋至道二年六月的时候,天气太热竟然有人活生生的被渴死。这天气是得多热啊,能把人搞成这样子,宋景德元年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据史料记载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其实,在南宋嘉定八年的时候,有一次高温“热灾”天气涉及范围最广,覆盖整个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等地区,倒霉的是,除了“热灾”之外,还发生了大旱,据史料记载“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人民急需喝水,可是又很缺水,因此,当时水价很是虚高,一杯水数十钱,也就相当于今天十块钱买一杯水。那时的老百姓没什么收入,自己幸辛苦苦中的庄稼都遭殃了,哪里还有什么钱财去买这么“贵”的一杯水呢,所以,当时被渴死的老百姓人数不少。

这还算不上是最热的一次,最热的当属乾隆八年,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热灾”天气遍布了大半个中国,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华北地区,可谓是超级酷暑,此次“热灾”在好多地方的史志上均有记载,北京:京师威暑;天津: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河北: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山东:,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那一年的夏天,可以说是打开了“烧烤模式”。

以北京地区为例,一位法国教士的目击报告:7月13日的 温度让常人难以接受,有好多穷人和胖子都热死,引发了社会的恐慌,主要是因为这些被热死的人,在之前毫无征兆,往往是在路上或者室内发现,非常突然,连北京的当地老人,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天气。

这场“热灾”,据统计,在7月14日至25日,北京城热死人数达11400人,实际数据远超这个人数,并且这只代表北京地区,还没有算上华北其他地区呢。这场“热灾”究竟有多热呢?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7月20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且25日达到了44.4度。

如此的高温记录,如今还没有被超过,1942和1999年,华北地区也曾出现过极端高温天气,不过分别是42.6度和42.2度,要比乾隆八年的“热灾”要少个2度左右。

那么古代是如何避暑的呢?我们读《诗经》的时候,会读到《七月》这首诗,诗中有言:“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也就是说,把冰块凿下来一些,放入冰窖里。冰窖大多都在阴凉的地下。冰块下置一些新鲜的稻草和芦席,冰块上方覆盖树叶、稻糠等隔绝温度的材料,然后把冰窖口封闭好,等到第二年的夏天方便使用。不过这样的储存方式,冰块会融化不少,因此,需在储存时,加大冰量。唐朝末期,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水温骤降,甚至凝结成冰,这就有了避暑的新方法。汉代时期,皇宫里甚至还有冬夏皆能使用的“空调房”。不得不叹一句,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尽。

不过,以上的避暑方法都是贵族阶级才能享用的,至于一般的老百姓,可没有如此福气,炎炎夏日,生活是相当疾苦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