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文爱好者之路:第一次尝试行星拍摄

天文望远镜买来有三个多月了,虽说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应该做的前期工作也都做的差不多了。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完成望远镜的组装调试,并进行了多次实际操作。或许是赤道仪给力,粗对极轴后想要看的目标可以很轻易地GOTO到并且在视野里几乎保持不动。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考虑将天体拍摄提上日程了。

实际上在望远镜购买之初,我就做了一些功课,并最终给自己定下了“主打行星月球太阳”的计划。毕竟相比较深空天体来说,行星月球这些目标的拍摄还是很容易的。所以当初直接连行星摄像头也一并买了,并且选择了施卡作为自己的望远镜主镜。

我的天文望远镜

说到这儿,我认为有必要和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拍摄深空要更困难一些。深空天体一般很暗,所以最普遍的拍摄方法就是通过长时间的曝光来使光线尽可能的积累下来,以便看到更暗的细节。但这样的拍摄方法就暴露出了一大堆问题:相机温度升高,会在图像上生成噪点、地球自转使得北半球所有天体都绕着北极点旋转,图像会移动和发生“场旋“、长时间曝光不仅会积累目标天体光线,还能积累月光和人造光线等等。这只是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比这个只多不少。当然,我之前有看到过大神们用拍摄行星的方法拍摄深空,效果也很不错,但这些操作对于新手来说真的很难。所以我作为一个天文萌新,直接上手拍摄深空感觉不现实。

手持手机在目镜端拍摄的月球,这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至于为什么选择施卡作为望远镜主镜,主要是因为施卡在行星拍摄领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施卡的光轴比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要稳定太多,很省心,我从买来到现在,一共才调过一次,经常搬上搬下的也没有明显的光轴偏离,而牛反基本上每出去一次都需要重新调节;施卡的体型短粗,方便携带,但焦比大、焦距长,仿佛为行星拍摄量身打造。我的主镜长度只有几十厘米,但内部拥有着长达2.35米的焦距,再加一个2X增倍镜,效果爽歪歪;此外,我的这个施卡内置平场,还可以拆掉副镜将焦比改成f2(需要大笔银子),短焦主镜是拍摄深空的利器。我心中的深空梦还在躁动,期待着将来有机会进阶深空,这也是我选择这款镜子的一个原因。

手持手机在目镜端拍摄的太阳黑子

接下来记录一下我的第一次正式的行星拍摄过程。行星的拍摄和深空天体不同,我这个萌新需要做的入门操作就是选一个好天气好时机拍视频、然后叠加视频帧。但即便如此简单,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些专业名词不是很了解意思、一些参数不知道实际情况下需要的理论值是多少、英文软件的翻译等等。为了学习视频的拍摄和视频帧的叠加,我选择了地景作为我的练习目标。原因很简单,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图像的稳定性,但地景不会动,所以我不需要开启赤道仪电跟,减少了许多操作步骤。在开始的试验中,我分别选择了远处的铁塔和墙上的裂缝作为拍摄目标。

由于对参数不甚了解,所以两个视频中一个选择了自动,一个按着自己的感觉简单设置了一下,各自拍摄了一小段视频。之后是一系列傻瓜式操作:直接将视频拉入叠加软件,然后我选择了月面叠加模式,按照教程设置了各个参数,自动标记叠加点后开始叠加。

行星叠加入门软件

自动选择叠加点

或许是视频太短,又或许是刚刚加装了固态电脑速度快,不一会儿,叠加工作就完成了。在视频文件夹中,会形成一个以叠加帧数量或比例数字命名的文件夹,叠加好的图片就在里面。不知道是帧数太少、地面大气湍流影响,还是没有做热平衡、光轴不正,我感觉叠加前后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明显。

正在我鼓捣这几个视频时,突然看到木星升起来了。当时我心里那个激动呀,马上决定趁热打铁拍摄木星。不过由于脚受伤了没办法将一百多斤的设备搬出去,在室内又无法对极轴,所以我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办法:手动扭到木星即将经过的位置”守株待兔“。经过多次对准调节好焦距,终于拍摄了一秒钟的木星视频!随后将视频再度叠加了一下,出来了一张模糊的木星图片。虽然模糊,但却是我第一张真正意义上拍摄的木星。

拍摄的第一张木星

看到这儿,各位大佬们可能要笑了。不错,这次拍摄其实算是失败了,一秒钟的视频,效果很差。要知道虽然木星自转挺快,但正常情况下也可以拍2到3分钟,一秒钟的木星什么也看不出来。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在这次手忙脚乱的拍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发现了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细节。相信自己在下一次的出摊拍摄中一定能够拍出效果更好的行星照片!

欢迎关注”张家小智儿“看更多天文爱好者的交流沟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